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17年第22期:关于加快提升沅江两岸风光带品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8-14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市政协委员、湖南迪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强华反映:市城区沅江两岸风光带是我市不可多得的优美水景资源、旅游风光资源和水道交通资源。特别是北岸防洪大堤修建后叠加了新的城市生境功能与民生服务功能,中国常德诗墙更是成为了值得骄傲的城市名片。目前,南岸正在全面推进大规模岸际空间开发改造,初步呈现出一河碧水、两岸繁荣的崭新气象。但两岸岸际空间景观规划尚缺乏整体设计,沿岸功能配置互补协同水平较低,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业态及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是一江两岸建设中的明显短板。为此建议:

1.高远谋划愿景,科学有序开发。市规划委员会应专题研究,聘请业界高端专家精心策划,论证开发项目,必要时应进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同时论证,对拟开发项目甚至在建工程进行普遍性长时间公示,努力防避急功近利、乱建滥造、污染水体、败毁景观等破坏行为。新建项目与开发工程要有利于优宜发展、永续利用,确保公共公益最大化、长效化、可持续化。同时,要优美服务设施。建立统一、鲜明、规范的服务设施标准体系,分岸、分段、分区敷设差异化、精美化、高耐用的文化基础设施、公共环卫设施以及休闲旅游服务设施等现代化装备。强化公共卫生与环保宣传力度,在水边、陆岸等区域增设各类提示牌、警示牌,增强人本亲和力。还要凸显本土文化魅力,将沅水流域经典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化设施装备进行有机融合赋形,丰美沅江水岸景观。

2.完善权责机制,强化精细管理。一要严明主体责任。厘清一江两岸的岸际空间管理体制,强化市规划委员会的统筹主导作用,明确市区各个部门的管理责任,或是成立沅江风光带管理协调的部门。二要注重公共安全。北岸诗墙景观带开放后,客流激增,恶意破坏景区园林配套公共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设施设备老化,缺乏及时维护更新,极有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威胁。在日常治安巡逻和日常维护管理中,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互通情况,及时进行维护、维修管理,确保内置服务设施的公共安全。三要强化日常保洁。加强两岸卫生环境设施装备建设,组织专业保洁队伍,对沿岸水体、陆岸及大堤周边实行全面环保监控。增加流动性公厕和垃圾桶,方便市民游客。

3.加快轮渡升级,激发水运活力。沅江下南门春申阁渡口与北站渔父阁渡口是城区两大传统渡口,承载着常德城市居民深厚的历史记忆,两岸居民坐轮渡出行需求较大,还可方便游客通过轮渡游览江南画廊。建议:一是更新设备设施。现在的候船室及码头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候船室及船仓内人货混杂,存在严重的安防隐患。二是对经营体制进行改变。现在是个人承包,维持艰难,救生衣当坐垫,家中拖来废弃沙发当坐椅,与风光带不和谐。三是加强码头管理。目前船只乱停乱现象在沅岸码头随处可见,建议加快客运码头建设,加强轮渡使用率和市场营销,出台支持轮渡发展的政府补贴政策,完善客运码头接待设施,积极开发新的轮渡经营形式,放大沅江渡口的客运疏导功能与休闲旅游服务效应。

4.加大阁楼文化建设力度。楼阁在沅江两岸建筑群中既位置突出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是展现地方文化观念、传递自然与民族审美文化意识的外显符号。好的风景没有故事的陪衬决不是最美的风景,因此在春申阁要讲起黄歇、屈原、杨嗣昌的历史故事来,在渔父阁要讲起宋教仁、刘复基的革命精神来,在武陵阁、排云阁将常德的市民广场舞、大家唱等活动兴趣挑起来,将几大阁楼打造成集游览参观、喝茶听书和餐饮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领导批示意见

涂碧波:请市规划局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