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7期:中小学校食堂浪费严重应高度重视
市政协澧县活动组反映:为切实做好节粮教育和管理工作,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去年5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节粮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我市各中小学校积极贯彻落实通知精神,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依然突出,学校食堂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食堂粮食浪费惊人。据调查发现,我市大部分中小学校开餐时,会在学生食堂的洗碗池旁放置几个水缸般大小的塑料桶,供学生倒剩饭剩菜。当餐用完,几个大桶基本装满,然后由食堂工人用车将剩饭剩菜拉走。据食堂工作人员介绍,一个约3000人的学校食堂,每餐的剩饭剩菜约有1000斤,占所使用饭菜原料一半以上,而剩菜剩饭主要用于喂猪。
二是学生节粮意识薄弱。目前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待遇优厚,许多人吃不惯食堂里的“大锅饭”,普遍只吃一少部分,有的甚至全部倒掉,等家人送饭。当问及学生是否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浪费时,他们的答复令人震惊,“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这样做的”“搭餐费是自己出的,想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学校做的饭不好吃”“我有父母送,食堂里的饭只有倒掉”“虽然把饭菜倒掉非常可惜,但大家都这样做,我也只好随大家”等等,体现了学生们对浪费食物的一种无所谓和漠然的态度。
三是学校引导管理缺力。学校食堂浪费严重与学校引导管理也有很大关系。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市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多见一些鼓励学习的标语,很少见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传统美德教育的宣传。对学生倒剩菜剩饭很多学校都没有进行管理,有的学生将整碗饭菜倒掉,老师在旁也是视而不见,没有去制止。少部分学校把学生食堂作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只管学生交不交搭餐费,饭菜不好吃没有想办法去改进,学生是否真正吃饭没有人去管。
对此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学校要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媒体渠道,进行节俭品行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变消费观念,经常教育学生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浪费粮食为耻的消费意识。家长应对孩子加强节约教育,以身作则,如就餐吃不完打包、制定零用钱合理使用计划、带孩子去乡下感受农作艰辛等等。
2.强化学校食堂监督管理。一是改善食堂饭菜质量。食堂食物制作要规范卫生,食物品种要优质且多样化,尽量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应以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根本目的,饭菜利润应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二是定期让学生对食堂食物进行评价,以备食堂改进参考,提升饭菜的认可率,从而减少浪费。三是在学生就餐时段,组织老师或学生对学生在食堂就餐情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浪费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3.改善食堂饭菜供应模式。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原来售饭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盒饭、自助餐等就餐形式,把饭菜的计量单位缩小一点,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领导批示意见
曾艳阳:请教育局做好相关文件的督查落实,引导做好节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