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23年第9期:关于在推进“厕位”实事惠民行动中 加强第三卫生间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4-20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在推进厕位实事惠民行动中

加强第三卫生间建设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桃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翦尖反映:第三卫生间,是指在厕所中专门设置、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比如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如厕等。第三卫生间内一般有独立结构,人在里面互不妨碍,并配有相应的适用于残疾人的设施。

住建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明确提出,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原国家旅游局也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国5A级旅游景区必须配备第三卫生间。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了厕位实事惠民行动,有效解决了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公厕少、如厕难的民生难题。但城区第三卫生间建设仍存在一定短板,致使我市男童进女厕”“带娃家长带异性儿童如厕的困境依旧常见。主要问题如下:

1.建设数量较少。目前全市城区第三卫生间建设较为缓慢,占城市公厕比重不高,城市规模和第三卫生间建设配比不算高。即便是在开放厕所覆盖率较高的武陵区,功能完好的第三卫生间配置率也不到50%

2.建管质量不高。主要包括建设标准参差不齐、功能设计不够合理、维护不当无法使用等。如有些公园的无障碍卫生间内,除了一大一小两个马桶、多功能台之外空无一物,功能不能满足母婴或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方便需求;有些商场仅在女厕所靠近门口处的隔间内简单设置一大一小两个马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异性分离。有的第三卫生间内的马桶、盥洗台设备在破损后没有及时维护,或使用后不及时清理,令带儿童的家长望而却步。

3.普及利用率低。一方面,部分建好的第三卫生间存在导引标识不清晰、形同虚设等问题,如有些公园保洁为保证厕所环境卫生整洁,直接将第三卫生间反锁,减少其使用率;有的地方直接干脆将第三卫生间当做储物间使用。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并不知第三卫生间的功能概念,即便是在公共场合见到也不知可以使用或者如何使用。

为此,建议:

1.加大建设力度。结合我市厕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从建设数量、空间配比、使用体验等方面着手,及时调整当前城区第三卫生间的规划,加快第三卫生间的普及建设。加强公共厕所人性化设计和质量把关,多在儿童专用小便器、婴儿盥洗台、扶手抓杆等细节上下功夫,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2.加大维管力度。功能分区要明确,确保第三卫生间空间独立、出入便利、功能专用,不应简易设置在成人如厕区,更不能和储物室、杂物间、清洁工具存放处混为一谈。设备维修要及时,对卫生间地面、便池、盥洗台等硬件设施要加强日常维护,如有破损应及时修理,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卫生清理要到位,及时做好室内清扫和消毒,确保环境干净卫生。

3.加大宣传力度。在建好管好第三卫生间的基础上,从群众认知、功能区别、引导标识等角度加对社会大众的引导,加对第三卫生间的使用普及宣传,不断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率。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厕所革命,养成文明如厕习惯,营造清洁如厕环境,逐步形成健康、良好的厕所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