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22年第36期:乡村“人才荒”现象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22-04-2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临澧县政协委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丁新楚反映: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瞄准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村人才,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参与支持家乡建设、共谋家乡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人才回流带动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发展路子,充分发挥了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但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1.实用人才找不到在改革不断深入的社会大背景下,乡村人口流失相对严重,人口老龄化、实用人才总量偏小的问题更加凸显,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和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以临澧县为例,该县2018年、2020年两次临澧工匠评选活动,获奖的20名技能型人才有18名来自工业企业,农业生产领域没有一名专技人才或科技致富人才上榜。

2.急需人才招不来受地域环境、薪资待遇、编制紧缺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市不少区县市虽然出台了相对优厚的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但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数量不多。尤其是部分县的教育系统每年的招聘计划,总有部分短缺学科因报名人数达不到开考要求而流产。

3.优秀人才留不住乡村生活环境艰苦、工作任务繁重、薪资待遇较差、人岗适配度低,导致引进的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县的机关事业单位引进的全日制双一流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不能长期留下。很多学历较高的人才自愿放弃享受奖励政策,辞职或者考到更高平台。

4.年轻人才上不去一方面,体制外的年轻人才进入体制内渠道狭窄。比如,2018年以来,临澧县招聘的160名党建联络员,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仅有4人,占比2.5%;考入事业编制的仅有29人,占比18.1%;而同一时期辞职的却达38人,占比23.8%。另一方面,年轻人才职称评定难。由于高级职称名额有限,目前临澧县县级医院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仅25人,占比9%,乡镇卫生院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仅7人,占比3.1%,职称评审问题成为导致年轻人才跳槽外流的重要因素。

为此,建议:

1.拓宽引才渠道。持续做好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鼓励支持用人单位采取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专家等形式,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面向海内外常德籍企业家、创业者、金融投资者及专家学者等群体招募乡村振兴战略合作者,通过投资、技术服务、入股等形式共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业态。

2.注重培训提能。研究制定乡土人才培训政策,依托本地就业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农广校、电商基地等平台,运用田间课堂、农民夜校、网上教学等形式,分级分类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培训对象重点向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培训内容着重向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旅融合、创业创新和销售管理等主题集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3.搭建发展平台。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挖掘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价值高的创新创业项目,吸引聚集各类创业资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乡村设立涉农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鼓励各级建立乡土人才协会,加强乡土人才交流合作,发挥乡土人才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方面的带动作用。

4.强化保障激励。优化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适当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统筹考虑县乡人员待遇政策和标准,稳步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确保乡镇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水平。支持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对聘用的高层次人才,灵活采用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收入分配办法,加大乡村人才薪酬激励力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