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18年第87期:面对“非洲猪瘟”迅速出台政策保护规模猪场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8-11-2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市政协汉寿县活动组反映:今年8月自我国辽宁爆发首列非洲猪瘟以来,已从东北扩散至西南、中部,1023日常德桃源县和益阳桃江县分别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并于28日在桃源县存栏7684头的规模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全国已发生48起,涉及14个省市区,扑杀了20多万头,28个省市生猪生产区跨省调运全部中断,形势及其严峻。非洲猪瘟是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其致死率高达100%,目前没有疫苗可用和药物治疗。一旦蔓延,很难根除,将对生猪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我市已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跨乡镇流动的措施,禁止生猪调入封锁区,有效的防止了非洲猪瘟在我市的传播。但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猪肉供应不足,价格波动较大。由于农业部要求疫区封锁42天后没有新的疫情出现才能解除封锁,按目前桃源疫情的严峻形势我市封锁的时间可能更长,在此期间我市猪肉供应将严重不足,目前已由封锁前的11/斤涨到了16/斤,上涨幅度达到了45%,后期不排除还有更大的涨幅。

二是规模猪场存栏积压,栏舍及其紧张。如汉寿县存栏2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四个,有两家是繁殖仔猪,销售商品仔猪,没有育肥栏,还有一家是分区经营(繁殖在一个场,育肥在一个场,不在同一个乡镇),这四家规模场每月的生猪新增都在1000头以上,如不能跨乡镇调运和对外销售,对于后期的生猪关压,势必面临重大危机,30天后生猪不出栏,该县规模场将无栏关喂生猪,同时高密度的饲养环境也会对生猪抗病力造成下降,势必造成其他疫情的出现,也会加大对非洲猪瘟疫情的控制难度。

三是规模猪场不能销售,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封锁期不能销售生猪,就没有经济收入,但是生猪养殖每天又必须投放饲料和药品、疫苗、水电、人工等费用,规模场每天大约需要2万元的开支;本来上半年行情跌入低谷,都是亏损状况,银行和供应商面对非洲猪瘟疫情比兔子跑的还快,全部停止受理贷款和赊账销售,民间借贷闻风丧胆,高利贷又不能碰,目前已是雪上加霜、饥寒交迫,马上面临断粮的危险。对于规模场的现状,最多还能坚持20天,即将出现重大危机。

规模化猪场在特殊时期是我市猪肉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保护好规模场的生产能力,对于稳定我市生猪产业发展、保障肉品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建议:

1.出台措施,确保规模场周边生物安全。加强工作力度,对规模场周边3公里范围内现有中小养猪场(户)进行全面排查,为规模场建立3公里的生物安全范围,消除安全隐患,净化周边养殖环境。迅速出台方案推动规模场周边中小养殖场(户)尽快弃养、退养,构建周边生物安全措施。

2.加强防控措施,规范规模场的县内生猪调运。规模场要采取封闭式管理措施,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严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关,严禁使用餐厨剩余物和添加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饲养生猪,做好圈舍、场地、用具及进出人员、车辆的消毒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严格规范检疫审批,原则上允许规模场在本县内经检疫合格后的生猪进行点对点的运输,启运严格的检疫,到达有符合要求的养殖场所或城区屠宰场加强消毒,既解决了生猪对栏舍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了城区猪肉的供应紧张问题。

3.为规模猪场拓宽融资渠道,倾斜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及主管部门协调金融部门或其他融资渠道,提供短期贷款,解决燃眉之急,度过难关;还可以协调县级屠宰场采取订购的模式提前预支,可以解决短期的资金缺口,度过疫情封锁期。最为重要的是出台的配套政策向规模猪场倾斜,加大对规模场防疫基础设施改造、疫病净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帮助规模场度过难关,确保疫情处置工作有序推进,为我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