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 专题协商“擦亮常德院士名片、大力发展院士经济”
11月24日上午,市政协召开八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擦亮常德院士名片、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黄清宇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谭丁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张业梅、王鳌、袁世平、邹吉茂、刘保湘、邓彬彬,市政协秘书长曾克非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黄清宇主持会议并讲话
谭丁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负责同志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调研情况,部分市政协常委、政协委员作了协商发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市科技局、津市市政府负责同志汇报了相关工作,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张业梅作协商发言
张业梅作了协商发言,她指出,常德的院士资源是亮眼的城市宣传名片,是招商引资引智的隐形力量,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潜在资源。建议要坚持高位统筹,把大力发展院士经济作为助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全力推动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梳理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整合各类资源,搭建院士企业合作平台,完善联系服务对接的工作机制。
谭丁对此次专题协商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对于市政协的提出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虚心采纳,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不断提升院地合作水平。就如何进一步发挥院士经济在常德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的积极作用,他要求,一是要在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上发力,积极促进院士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二是要在打造优良人才发展环境上发力,不断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为院士和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三是要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发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院士团队的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常德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就如何发挥院士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黄清宇要求,一是要加强情感沟通,以真心赢得认可。要加大日常联系的力度,把功夫下在平时,多加强与院士的日常联系联谊。要加大交流合作的力度,通过组织座谈会、恳谈会、“院士专家常德行”活动,让院士回到家乡,开展实地调研,进行实地考察。要加大精准沟通的力度,有的放矢、精准对接。二是要加强资源利用,把智慧变成财富。要围绕“有什么”,建好院士资源库。用好院士资源,把常德籍院士所在的专业领域、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信息搞清楚,把本地重大产业链及关联资源库完善好。要围绕“要什么”,完善技术需求表。通过部门定期收集各园区产业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学研供需对接匹配活动。要围绕“做什么”,探索发展新路子。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等机遇,点对点引进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发挥院士的科技引领作用和强大集聚效应,辐射带动相关领域知名企业来常落户,积极培育本土上下游关联企业,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共同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三是要加强服务保障,用支持筑牢根基。要优化环境,让院士有信任感。在持续打造一流的经济环境上下功夫,强化对院士专家顶尖人才的跟踪服务,让院士们在常德拥有潜心向学的科研环境、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全面激发院士人才在常德创新创业。要造浓氛围,让院士有归属感。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尽快推动《常德院士》面世出版,生动翔实地反映和宣传常德籍院士的先进事迹、突出贡献,讲好院士回馈家乡、服务发展的鲜活故事,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要跟踪问效,让院士有认同感。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要强化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对于建议案的采纳落实情况、相关问题的办理解决情况,适时组织好“回头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市政协常委要带头用好话语权,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优势、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围绕院士经济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出助推之力,在擦亮常德院士名片中更好地发挥政协作用、贡献政协力量。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发挥院士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案(草案)》。
市政协常委会议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分管负责人,部分课题调研组成员,不是市政协常委的市政协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
供稿:市政协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