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沅澧文史>详细内容

永难忘怀的如歌岁月
——蒋家嘴建闸旧事回忆

发布时间:2016-07-13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解正南

蒋家嘴地处县城东南32公里处,怀龙池,抱安乐,控南湖,扼溪河,迎沅澧,眺潇湘,襟洞庭,通长江,水泊津涯,钟灵毓秀。1957年围垦洋淘湖后,一堤横断,沅南溪湖与洞庭长江上罡下禳之水交汇,隔堤相向。全县经济半壁江山,沅南境内濒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安也蒋家嘴,危也蒋家嘴。调控蒋家嘴内外两水,举足轻重,迫在眉睫。是此,1957年11月动工,耗资320万元,在此修建了一座七孔排水闸, 其中六孔箱涵, 一孔冲天,兼作船闸,最大泄洪量550秒立米。1958年4月建成后,部分缓减了内垸水患,沟通了内外水运。但由于闸室孔径小,泄洪与运输能力弱,远不能满足沅南垸内集雨面积洪水的宣泄和农副产品与生产资料的运输。尤至汛期,域内暴雨连绵,湖汊子垸,一片汪洋。滨水山坵区依然鹿走江河,鱼行陆地,灾民待赈,苦不堪言。为了在可能程度更好地管控域内洪水,消降洪患,提升运力,解决内垸“关到汶”和汛期村民“今夜无眠”的现实民生问题,扩大蒋家嘴闸的规模,提高其泄洪与水运能力,历史地提上了县委的议事日程。

可是,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为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我们苦苦等了17年。1974年,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年,全国深入落实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指示精神的热潮空前高涨,县委不失时机,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测量的基础上,于是年10月提出了重新安排山河的规划,向全县人民发出了“艰苦奋战五六年,汉寿面貌彻底变,努力建好三大区,力争粮棉翻一番”的战斗号召,举全县之力,揭开了我县治山治水新的一页。其中的南湖排灌区就是从谢家铺经翻水口、烂泥湖到蒋家嘴,造一条人工河,疏引山丘区七条溪河之水绕开南湖,经蒋家嘴闸直接撇入洞庭湖。显然蒋家嘴老闸不堪此重任。因此,县委决定并经省革委水利主管部门批准,在距老闸东南二百米处增建一座新闸,由省水利电力勘查设计院勘查设计。新闸由排水闸、船闸两部分组成,上设路桥,可通车,下可泄洪通航。1974年11月20日,汉寿县治理南湖工程蒋家嘴建闸指挥部成立,由我任指挥长,高德顺同志任政委,廖翠一、梅毓庭任副指挥长,杨学恒、周新瑞任副政委。是此,我县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史上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在安乐湖畔打响。

1974年11月中旬,我和德顺同志受命时,县委责成我们一年半之内拿下新闸。我俩深感肩上的担子重若千斤,随即马不停蹄,率指挥部班子成员先期到达蒋家嘴。在第一次指挥员会上,我们反复统一认识,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否则将成为千古罪人!会议以“愚公移山、建好新闸”为主题,围绕三个方面开展讨论:一是抓进度,上陡坡,打硬仗,全速打响冬季土建、春季混凝土浇灌、夏季浆砌三大歼灭战;二是抓质量,守险关,攻难关,全优攻克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灌、设备安装三大难关;三是抓服务,创一流,保目标,全程做好决策、施工、生活三大服务。会议决定将此铁定为新闸建设三大战略。

11月23日,誓师大会在建闸工地召开。指挥部机关和阳南塘、百禄桥两社承建民兵共三千余人与会。大会由我主持,政委高德顺作报告。大会向全体参战指挥员发出动员令:抓时机,抢战机,以排除万难的愚公移山精神,以改天换地的雄伟气魄,在春节之前完成基础开挖,主汛期之前完成混凝土浇灌,一十八个月之内全面完成新闸建设任务!这是何等的气概!可那是一个肩挑手推的年代。两个月时间完成80万方土的开挖运输,加上土场狭窄,战线拉不开,酸性黄夹土,一挖一个痕,还有蒋家嘴运输大队的搬迁转移拆让土场夹杂其中,民工限员,工地限幅,要求限期,谈何容易。然而,此战成败关天。一旦失去冬修黄金季节,导致浸渍洪涝四面袭来,整个工程计划必然泡汤。华山一条路,只能豁出去。运输队的拆迁转移,我和德顺亲自上,以最快的速度腾出了土场。工地上,白天战旗飘扬,晚上灯火通明。“挑忠字土,修忠字闸”,指战员们用心血铸就忠诚,用精神支配意志,用血色脊梁扛鼎,开山奠基,日夜连台。信仰和精神支柱的力量将指战员们的劳动热情和建闸积极性催到了极致。完胜的结果证明,两社参战的民兵指战员所向无敌,是首战告捷的英雄!

混凝土浇灌,是新闸建设工程的主打战斗。1.82万方浇灌工程量,要集中在雨季完成,难上难。那段时间,我们睁圆眼睛观天气,掰到指拇儿算日子。算来算去,一个季节一百来天,剔除雨天,剩不了几天。再加上分级浇灌,保养期长,特别是桥面梁架,28天保养一天不能少。如果凝固期不够,功败垂成,劳命伤财。可是,如果按部就班,时间必然会拖得很长,汛期一到,不堪设想。“调整工序,节缩时间,争取主动”是唯一的选择。我们的想法和工方达成了一致,确定了“两加两抢”节时方案。即“加人加班,抢天气抢时间”。在确保养护时间和各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挖掘设备潜力,加人加班,突击任务。室内作业科目,如木模和钢筋加工与土建同步进行;户外作业各工序合理利用天气,休人不休工,24小时作业。从而赢得了浇灌工程在主汛期之前顺利竣工的重大胜利。

近3万立米块石与预制件浆砌,同样是一项工程量大,难度大的棘手活。为了抢进度、保工期,我们调集全县岩匠中的各路“嚆老”,配合水电三处施工,再一次创造了工程建设“不做时间奴隶,争当时间主人”的奇迹。

嗣后,桥面浇筑,土方回填,一路凯歌。

然而,到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却遇难涉险。设备安装调试是新闸建设的尾期工程,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害环节,相关人员小心翼翼。排水闸弧形闸门和卷扬启闭机安装尽管困难重重,总算顺风顺水。可是到了船闸闸门安装,意想不到,也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闸门在卸岸时,由于码头没有吊车,不得不用100马东方红拖拉机将其拖上岸。结果被严重拖变形,本来水平的闸门,已是凹凸不平,面目全非,有的地方竟然翘出了6公分,根本无法安装御水。面对此情此景,施工人员一筹莫展。闻讯后,我立马赶到现场,目睹惨状,欲哭无泪,回天无力,脑袋炸得嗡嗡响。那天夜里,黎明时才上床,想眯一下,又辗转反侧,不时警省自己:“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工地几千号人看到自己咧,全县几十万百姓也在看着自己呀……邻铺王良伟醒了,问:“没事吧?解指挥。”回:“没事,该起床了。”翻身便起,奔向工地,去默神怎么办。送回重做吧,一是闸门上不了船,二是时间也来不及,再说我们也等不起呀,做两块闸门,少说也要几个月时间,势必影响整个南湖工程进程。万事俱备,却欠东风。东风去哪里借?等米下锅,却无米为炊,米去哪里找?我那时的焦虑心境与难受的程度,语言是无法形容的。真的,我们没有本钱拖时间,可又没有技术力量渡难关,好为难。几近绝望时,忽闻与蒋家嘴隔河相望的南嘴监狱关押着许多“反动技术权威”,顿时,一线希望如曙光耀然。可那时“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和德顺只能铤而走险,决定冒着被批判打倒的政治风险,延请南下干部副县长朱堂和原县委书记郭连贵出面上省公安厅找他们的老战友高厅长求救。谢天谢地,柳暗花明。高厅长通过与南嘴监狱联系,给我们送来了二位高级“囚犯焊工”,一位是年近70岁的上海某厂高级焊接专家,另一位是省内高级焊接专家。二人一到工地,旋即现场查看,分析比对,研制方案。最后指挥部采纳了鑫工提出的省内没有先例,上海也少用的火调法,即先将闸门垫高,顶上平台,再一一测量闸门凹凸不平的地方,并把不平部分全部划上记号,然后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用氧焊枪吹氧将记号处加热烧红,冷却后再测,不平则再加热再冷却,将闸门逐渐调平。足足一个月,闸室成了不夜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多路英豪用心智、用汗水,进行了上千次的反复操作,奇迹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出现,闸门被调平,完全达到设计和安装要求。安装在期盼中进行。随着现场安装总指挥哨音响过,一声“成功了”的欢呼,惊天动地。一个个连日来满脸愁云的指战员的情绪顷刻飙升到了癫狂的程度。好多人喜极而泣,比自家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还开心。是啊,成功了,新闸工程的最后一道技术难关攻克了,内湖沿岸老百姓的生计能早日得到保障了,能不开心吗?功成之后,二位专家也带着成功的喜悦走了,我却没有远送他们,心很沉,有些莫名,总觉得对不住他们。然而,今天无论他们二位身在何处,鑫工肯定早就已经阴阳相隔了,我老解还是要在此说一声:“谢谢你们,我最可敬的朋友,我向你们四位敬礼啦!”

质量,一直是我们最为关心和重视的问题。质量优劣,攸关成败。我们把它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在实施“全速施工”的同时,全力实施“全优质量”战略,这是铁规和底线,不可撼动,不得越雷池一步。我们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无小事,保质是大事”的巨幅标牌立在工程最高点。是宣传,更是警示。

为了提高指挥部指战员的质量意识与质量监督能力,我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请专家讲座。请省水电三处总工上技术课,从砼的结构到卵石的分级,从钢筋的应力,墙体荷载到排水闸消力池的消力,等等。深入浅出,应急填鸭。二是听技术交底。设计院与三处图纸交接和技术交底时,全体工作人员列席。聆听设计理念、理论支持、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方案与主图的解释、对存疑问题的提示与讲解,其中包括工设双方的质疑与解答等等。从而,加深了对工程概貌的了解和对技术规范、设计要求、施工规程的掌握。

混凝土浇灌,是一道技术含量高、施工要求高的工序。省水电三处的领导与总工质量意识非常强,对各相关工序施工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正与我们不谋而合。由此,从模板的制作、规方、上油到钢筋的选材、对型、加工,从按图布筋到无疏漏扎筋,从基础处理到隐蔽工程记录,从卵石砂砾过筛到洁净度检测,从砂卵分级与水泥配比到搅拌生熟度,从装模的垂度与水平度到无缝对接处理,从浇灌后的深度震动到表面出浆,从浇灌的单次厚度到养护期的起止时间,每个环节都由工建双方共同进行检查、验收、打印、记录、填单、存查,不允许受检成品或待验收环节有一点瑕疵,也不允许检验中有一点纰漏。记得在首批模板验收时,发现有一方无检测合格印记打标,总工立即责成重检。在闸室垫层基础处理检查时,发现泥基面有几个非专业人员很难发现或不以为然的针鼻大的泉眼有一点点冒水,同样,总工立马召来质监、工程等相关技术人员临床诊断,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指出别看它小得不引人注意,但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其破坏力直可渗透穿空几米厚的混凝土墙,影响墙体的承荷能力与水闸质量和寿命,并交代用引管导流法处理,浇灌前又一一检查,落实到位。之后,消力池也有几处作了同样处理。由于各部门严把质量关,水闸十米高墙五级浇灌,拆模后垂度完全合矩,无一处走型,无一丝倾斜,表面无错痕,光洁如镜。我们曾参观省内同时建设的其他几家大型水利工程设施,质量与我们相比,相差甚远,难及项背。

1975年7月,新闸排水闸落成。排水闸为三孔敞开式钢筋砼结构,弧形闸门,电动卷扬启闭机开关;每孔净宽10米,高9米,底板高程25.1米(黄海高程,下同);启闭机架高程46.5米,最大泄洪量1062秒立米。新排水闸与老排水闸共同承担谢家铺、沧水、严家河、太子庙、崔家桥、龙潭桥、纸料洲七条溪河967.56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泄洪任务。

1976年5月,新闸船闸告竣。船闸为双向人字式钢结构门,内外挡水,电动开关。闸室长75米,宽10.6米,门宽8米,最高通航水位36.5米,最大单向通航可进出60吨级货轮,年航运吞吐量逾一百万吨。上下游闸口各建有大型装卸码头和吊装平台。它的建成,对于沟通我县山湖区以及沅南与域外的水运交通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作用。

新闸桥面高程37.8米,双车道。建成后,进一步方便了汉寿湖区和县城与山丘区及长沙益阳等地的陆路交通运输。

新闸建设共动用民工3000余人,投工100万余个,耗用水泥5960吨,完成土方88.2万立米,浇灌混凝土1.82万立米,浆砌块石2.9万立米,耗资490万元。

新闸建设期间,县委书记何秋舫多次来工地检查指导工作,排忧解难。省革命委员会委员、省首席水利专家史杰曾给予高度评价。

新闸落成时,十分庄严隆情地将“毛主席万岁”五个巨幅大红钢质大字矗立于启闭机架顶端。航船入港,十里之外就可领略和品味建设者与龙阳人的精神世界和政治风采。可惜的是他老人家逝世后,后人没能留下这份历史遗存。

四十年过去,巍峨雄伟的蒋家嘴新闸依然在发挥和将继续发挥消减沅南洪祸与内患、调节生产生活用水、沟通内外水运、保障垸内汛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历史已经昭示过去和现在,并将告诉未来:蒋家嘴新闸,是汉寿水利设施建设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作者时任汉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治理南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副书记,蒋家嘴建闸分指挥部指挥长、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