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沅澧文史>详细内容

麻质粉画

发布时间:2023-04-2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麻质粉画是在苎麻纤维精织的布面上作画。此种载体史称夏布,见于《元史·英宗纪》一,延祐七年:“给通郭二州蒙古户夏布”。以这种布料制成的服装,在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中称之为夏服。

夏布名称虽见记在元明时代,但实际使用却源远流长,早就是我国古人缝制衣着的主要原材料。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保存较好的麻布”,考古专家研究指出“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棉花布料出现以前,苎麻布一直占据着人们衣着和装饰的主要地位。清代黄原裕《种苎麻法》记曰:“豫章(江西省古称)织绩苎布工细甲天下。"并指出"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至无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

常德麻质粉画艺术,就是在继承古代苎麻布印花工艺的基础上,集百画之长,以现代观念和技艺在精织苎麻布上绘制各种精美图画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防腐、防虫、防霉变、不易龟裂、可揉折、不褪色、易于保存收藏等多种优于宣纸、绸绢的优点,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麻与空气接触后会被氧化,自然形成一种古色古香典雅古旧之美,其材质吸光不反光,肌理与质感很有视觉冲击力,画面极具个性与张力,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1986年原常德县供销社鉴于常德苎麻产多质优的状况,兴建了常德县黄麻纺厂,在生产苎麻纺织品的同时,在古代苎麻印花布工艺的启发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尝试在苎麻布上绘制美术工艺品,以麻布为载体,以麻纤维为颜料,历经十几道手工工序,独创出绘画艺术麻质画。常德麻质画既可以工笔白描,精细入微,也可以泼墨写意,酣畅淋漓;可以仿剌绣、仿油画,也可以仿国画,且放置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显得厚重古朴。

(本文源于《常德民间典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