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书香政协>机关读书会>详细内容

追寻红色信仰 传承革命精神 市政协机关中青年干部读书会赴延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8-07-06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30日至7月3日,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机关中青年干部读书会会长夏孝涛带领市政协机关中青年读书会成员一行20余人,走进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深入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延安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精神”。

习近平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怀着崇敬而激动的心情,市政协机关中青年干部读书会成员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扎根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

刚一下车,读书会成员就强烈的感受到梁家河村的“不一般”,村前村后,道路整洁宽坦,草木青翠蓬勃;村里村外,干部群众忙前忙后,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在留下习近平总书记青春足印的这个小山村,读书会成员直奔梁家河村村史馆,现场了解和感受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及知青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场景,并在梁家河村支部委员会院内举行了庄重的重温“入党誓词”宣誓。随后,大家又参观了知青淤地坝、知青井、沼气池和知青旧居,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近平和其他14名知青7年生活的艰辛,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深深烙下了“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


合照


重温入党誓词

7月2日,读书会成员来到了红色教育活动第二站——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在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大家身穿红军服合影留恋。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各位伟人的旧居陈设简陋,一桌一椅,一碗一壶就构成了一个办公室。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乐观,坚持着伟大的革命事业。不少参观者饶有兴致地坐在毛主席与美国记者斯诺登聊天处石凳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仿佛仍在耳边回荡。


在中共七大会址合照

紧接着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三站——枣园,园内里遍植枣树,故名“枣园”。从1943年10月直到1947年初,毛主席一直住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著作《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就在这里诞生。如今,枣园内绿树成荫、风光秀丽,自然风光与红色记忆相互融合,一批批慕名而来的群众川流不息。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永不退色,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据了解,市政协机关中青年干部读书会还要求每一位会员结合本次活动,书写自己的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用文字追寻红色信仰,传承革命精神。

(供稿:市政协云管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