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书香政协>机关读书会>详细内容

读书通讯:忆峥嵘岁月 惜盛世太平——井冈山红色之旅有感

发布时间:2017-08-15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忆峥嵘岁月 惜盛世太平

——井冈山红色之旅有感

李 旭

5月13日清晨7:00,市政协中青年读书会15位会员在市政协机关前坪准时集合,循着温煦的晨光朝心驰神往的红色摇篮井冈山出发,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红色教育之旅。为了缓解乘坐长途汽车的疲劳,大家接力唱红歌、讲笑话、猜脑筋急转弯,一路上欢歌笑语、欢欣雀跃,历时7个多小时抵达目的地也不觉乏累。

三天时间,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朱毛旧居、造币厂等地,跟随一幅幅旧照、一件件文物,感受历史的温度;我们穿着红军服重走挑粮小道,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回忆初心重铸信念;我们细细聆听红军后辈讲述家族的故事,用心体悟英雄的力量。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个场景。

一是烈士陵园里的无名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堂瞻仰大厅陈列展示了100多位革命先烈的挂像及生平简介,吊唁大厅嵌刻了井冈山根据地周边七个县市壮烈牺牲的15744位烈士英名录,望着整墙密密麻麻的烈士姓名,不由地心头一震。要知道,当年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了5万多名红军,留下姓名的只有这些,因此,瞻仰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块无名碑,以此来纪念不知名的革命烈士。任何一场革命,势必有千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任何一场革命的胜利,注定由无数无名英雄共同造就。虽然未能留名青史,但当尘埃落定之后,那块无名碑上纪念的英雄们的付出和牺牲已浸染革命的崇高,他们化作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无形高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二是攀爬挑梁小道时气喘吁吁。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面,是当年红军战士肩挑背驮粮食上山路线的一小段,这条羊肠小道崎岖陡峭,现已铺上混凝土块,不平整但比以前好走多了。爬山之初,大家队形一致,有说有笑,渐渐地随着路程的拉伸,大家的步伐越来越缓慢,五步一停、十步一歇,队员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开,最终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登上山顶后都不想动了。沿着先烈的足迹前行,不免陷入对历史的追忆和沉思,咱们轻装上阵尚且步履艰难,遥想当年红军挑担背粮更是不易。体验战争岁月的艰辛,收获盛世太平的感动,心怀感恩,砥砺前行,向着更坚强更美好的自己迈进!

三是江满凤说“我没有文化,我只能做清扫工”。革命烈士江治华的孙女江满凤因亲自唱响爷爷写的红歌,成为井冈山、江西省乃至全国闻名的人物。但她的身份,仍然只是景区的一名清扫工。在她家境贫寒时,她推拒了几十万的高薪报酬,免费为革命历史影片录唱红歌;当她出名后,政府部门有意安排她进机关工作时,她婉言谢绝,只因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愿白占了好位置。她也许长得不美,但她的歌声清澈透亮、直击人心;她从小家境贫寒,但她抵住诱惑,坚持自食其力;她现如今开起了饭馆,当上了老板娘,但仍然保留着清扫工的身份。这或许是信仰的力量,有信仰的人往往内心坚定、踏实平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