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德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 在政协常德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 李爱国
(2017年12月25日)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常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以服务改革发展为主线,以助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为重点,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实现了新一届政协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始终聚焦党政中心,认真履行三项职能
精心组织议政性协商。研究出台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协商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议政性协商的规范性、精准性、实效性。市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先后围绕推进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同步推进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等问题,开展了5次专题协商;各专委会围绕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构建湘西北金融中心等问题,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12次对口协商;围绕推进口岸建设、发挥商会作用等28个问题,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开展了大会协商。这些协商成果大部分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
扎实推进重点事项监督。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为主题,组建12个民主监督小组实行“一对一”监督,重点监督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提出了加大扶贫政策资金整合力度、优先保障扶贫项目用地等45条建议,并提请市政府召开民主监督意见集中交办会,将政协民主监督意见转化为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
广泛开展参政议政。重点围绕小城镇建设、产业扶贫等课题,开展4次主席会议视察活动,对相关工作起到了督促推动作用。加大提案办理跟进力度,对23件重点提案组织开展协商督办,召开了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会议,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以来立案的355件提案全部办复,A类提案占比首次超过30%。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02条,其中2条被全国政协采用,8条被省政协采用,26条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促进了一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落实。
积极组织“献一策”活动。倡导广大委员积极参与“我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献一策”活动,征集委员建言文稿143篇,召开调研成果汇报会,向市委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建议。
2、充分展现政协作为,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推进结对扶贫。27名住常省政协委员、407名市政协委员、2126名区县(市)政协委员,与2858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引导89家委员企业开展就业扶贫,为贫困家庭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募捐助学资金37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134名。
开展联点扶贫。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积极做好联系点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协调落实扶贫资金3787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项目46个。市政协机关对口帮扶安乡县家乐社区,帮助争取和落实资金800多万元,连片发展超级水稻1200多亩,实施了光伏发电、道路硬化、异地搬迁等一批扶贫项目。
引导商会扶贫。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我们引导来自商会的委员联名发出倡议,倡导异地常德商会和常德异地商会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五个一”行动,组织10个商会与主席会议成员的扶贫点村实行结对帮扶,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扶持发展了油茶、脐橙、太空莲等一批产业项目。
3、大力弘扬团结民主,广泛开展联系联谊
促进合作共事。主动走访各党派团体,有计划地邀请党派团体参加政协组织的重要履职活动,为党派团体参政议政、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一年来,各党派团体共提交大会发言材料10篇,提交提案11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8条。
深化团结联谊。加强对旅外委员的联系走访,先后赴珠三角、长三角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引导旅外委员为常德发展献计出力;加强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服务,利用其回乡省亲、参加德商恳谈会等机会,为常德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增进社会和谐。主动密切与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的联系,广泛听取和反映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积极融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传承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常德文史资源,征集各类文稿400多篇、100多万字,摄影作品300多幅,完成了文化常德丛书《诗意常德》《映像常德》《故事常德》编纂工作。
4、着眼发挥委员作用,不断创新履职服务
创新委员培训机制。将过去一届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改为全会前集中培训与委托培训相结合。今年,委托全国政协培训中心,对60名市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开展了首期培训。本次全会前,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互联网+文化,组织了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
搭建委员履职平台。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常德实际,明确委员工作室的条件、标准、职责和要求,启动了首批8个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建设试点。首批遴选43名卸任委员,成立市政协老委员咨询团,为老委员延伸履职搭建平台。
构筑便捷履职载体。以湖南政协云为依托,大力推进政协云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政协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了首次远程协商会议;以委员履职评价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云平台建设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狠抓湖南政协云推广使用,加强湖南政协云常德板块建设。
注重委员联系走访。以“走基层、听民声、汇智聚力、助推发展”为主题,集中开展“走访委员月”活动,了解委员思想动态,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帮助委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围绕打造“四型”政协,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出台政协党组议事规则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了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成立机关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更好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机关中青年干部读书会为载体,组织开展“一月一讲座”“四走进”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机关干部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办事能力。
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文明创建成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机关上下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氛围更加浓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修订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30多项管理制度。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认真落实例行谈心谈话、任前廉政谈话、“两同时”谈话等廉政谈话制度。
加强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以“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为主题,开展政协理论征文活动,形成了一批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其中10篇被省政协评为优秀理论文稿。加大政协新闻宣传力度,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新闻稿件400多篇,进一步扩大了常德政协工作影响。
2018年工作任务
2018年,市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以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为主线,以助推“四培”“四个转变”为重点,忠实履职、服务大局、务实创新、和谐共进,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须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第一遵循。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十九大精神引领政协工作、指导政协履职、发展政协事业。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须把助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作为第一要务。要牢牢把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助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忠诚履职,始终与市委保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须把创新引领作为第一动力。积极探索和完善发挥界别作用的新途径、加强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促进履职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方法,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须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第一抓手。着力在提高委员履职能力、拓展委员知情明政渠道、丰富委员履职活动载体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更好激发委员队伍活力。
新的一年,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组织好政协委员、政协干部两个层面的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宣传十九大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论述、新部署,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界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全面融入实践。坚持学精神、抓落实、促工作,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政协履职实践中落地生根。
2、务实推进协商议政活动。坚持从热点难点问题着眼,重点围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唱响桃花源品牌做强旅游产业等课题,组织开展2次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重点围绕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常德职教城建设、加强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等课题,组织开展3次议政性主席会议协商;围绕推进村庄规划实施、挖掘弘扬红色文化等课题,组织开展12次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坚持从扎实务实调研着手,多做深度调研,多做分析论证,把情况摸准、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准。坚持从形式方式创新着力,选择1-2个重点课题开展远程协商,探索实行网络直播,打开网络议政通道,推动开展界别协商。
3、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规范性。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结合常德实际,提请市委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监督内容、完善监督形式、规范监督流程。进一步拓展广泛性。继续开展重点事项监督,把“优化园区产业发展环境”作为监督主题,统一选派民主监督小组,重点围绕涉企收费、要素保障、政令畅通等方面情况,对相关部门进行集中监督。改进完善回访监督,变“一届一次”为“一年一次”,按照“谁提交、谁监督”的原则,由专委会牵头组织实施。鼓励支持持证监督,引导委员通过视察调研、提交提案等多种形式,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责。进一步增强实效性。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围绕履责不力提出意见、针对存在不足给出建议。坚持理性有度,把协商贯穿于监督工作全过程。
4、拓展优化委员参政议政平台。巩固提升常规平台。提高视察工作实效,重点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西洞庭湖湿地保护、桃花源旅游发展等问题,开展6次主席会议视察,组织住区县(市)委员开展异地视察。提高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引导委员更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优做实创新平台。认真总结和推广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建设试点经验,出台相关制度,指导建立一批新的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重点课题调研、重大履职成果咨询等活动,充分发挥老委员咨询团作用。建好用好信息平台。经营好湖南政协云常德板块,重点完善委员履职评价系统和社情民意信息系统。引导委员经常关注政协云、使用政协云。
5、广泛汇聚改革发展正能量。致力促进团结合作共事。建立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走访党派团体制度,主动邀请党派团体参加政协组织的协商、调研、视察、监督等重要履职活动。致力融洽民族宗教关系。深入开展慰问看望、政策宣传、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强同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联系。致力加强对外联系交流。广泛联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引导他们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致力扩大政协工作影响。编纂出版《常德抗战》文史资料专辑,开展《常德古镇古村》文史资料征集工作。
6、积极引导委员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要在脱贫攻坚中用真情。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既要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又要帮助找准致富门路。着眼发挥商会优势,动员和组织会员企业重点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要在招商引资中显身手。广大委员要积极宣传推介常德的好政策、好环境、好项目,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信息资源,在招商引资中发挥优势、发挥作用。要在创新创业中当先锋。企业家委员要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用实际行动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中建功立业。
7、继续推进“四型”政协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协党组自身建设;加强政协委员、政协干部两支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注重加强能力建设,继续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到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学习培训。进一步发挥机关中青年干部读书会的平台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强能活动。坚持挺纪在前,从严抓作风、从严管队伍,维护风清气正的政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