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协工作亮点
政协协商:精准发力,发出了“好声音”
2015年,市政协积极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大力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紧扣党政中心和民生热点,全年组织开展2次常委会议协商、3次主席会议协商、12次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形成的协商建言成果大多进入了市委市政府决策层面,在帮助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上发出了政协的好声音。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爆发于1943年的中日常德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了更好地让常德人民铭记这段历史,市政协把“建设抗战英雄城”作为2015年的第一个协商课题,成立课题调研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3月23日,市政协第六届第30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建设抗战英雄城”,市委书记出席协商会议,与委员和专家共商常德“抗战英雄城”建设。
“建设抗战英雄城就是要重拾常德城市记忆”,“加强常德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提质改造”,“建设常德抗战纪念公园”,“搞好常德抗战文化遗产展示项目建设”………市政协委员周碧华、徐芳明和有关专家纷纷建议。
市政协主席李爱国表示,“在常德建城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件,常德会战是其中最惨烈的事件之一,这段历史应当得到传承。建设抗战英雄城不是搞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与常德城市提质和整体规划相衔接,打造留住历史记忆的城市文化,让常德这座桃花源里的城市多一张历史的名片。”
市委书记王群和委员一起协商时表示,“市政协协商抗战英雄城建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要整体谋划抗战英雄城建设,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作进一步论证,着手做好基础工作。”
专题协商会议之后,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2015年第1号主席会议建议案,提出了实施公墓提质、新建抗战纪念公园、保护抗战遗址等“五大工程”的建议。市委书记王群,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均作出重要批示,市规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抗战英雄城建设已进入政府“操作前台”。
常德是目前湖南仅有的4个没有通高铁的市州之一,过去的交通优势有被弱化的趋势。为了助推常德交通发展,市政协六届十一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构建现代立体交通大格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常委会议建议案,提出了抓好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衔接、规划建设斗姆湖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沅澧快速干线等5条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部分协商成果写进了市“十三五”规划草案。随着黔张常铁路加快建设,常益长、常岳九铁路批准立项,常德迈进“高铁时代”已不再是梦想。
民主监督:组织得力,增强了实效性
2015年4月,市政协第六届第31次主席会议视察了“三大战役”民主监督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这是市政协探索开展重点事项监督,从委派民主监督小组到开展民主监督评议,从交办监督意见到运用视察对民主监督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相继打出的一套“组合拳”。
“民主监督是政协三大职能中的一块短板,创新政协工作应补齐这块短板”,市政协主席李爱国在政协的多个会议上经常强调这一点,民主监督也成为了市政协近两年来创新履职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在2014年围绕“三大战役”探索开展重点事项监督的基础上,2015年,市政协围绕“民生安全”主题继续开展重点事项监督,很好地找准了政协民主监督与党政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年初,市政协遴选48名市政协委员,组建6个民主监督小组,对市安监局、市食药监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消防支队、市交警支队等6个单位的行政执法、工作效能、作风建设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各民主监督小组按照听取一次情况汇报、组织一次民意调查、开展一至两次现场视察、开展一次走访座谈等“八个一”的要求,走完规定的程序、完成规定的动作,共召开座谈会23次,开展现场视察28次,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12月3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召开民主监督评议会议,对被监督单位工作进行了现场满意度测评,共提出51条监督意见。
发现问题、反馈意见、提出建议,并不是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全部和过程的终结,继续跟进整改、促进监督成果转化落实,是政协民主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12月25日,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召开民主监督意见集中交办会,市政府将市政协提出的民主监督意见,集中交办给6个被监督单位,对于加强和改进“民生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连续两年探索开展重点事项监督,让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市政协开展重点事项监督的做法,在省内外政协系统的影响持续扩大。《人民政协报》、《湘声报》多次重点推介常德的经验,陕西省政协、长沙市政协等单位,先后组团来常考察交流民主监督工作。省政协把“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确定为2015年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委托常德市政协独立完成研究任务,常德政协民主监督的探索实践正在向理论层面升华
参政议政:委员给力,彰显了责任感
在昨天上午召开的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市政协主席李爱国在工作报告中披露了这么一组数据,“一年来,共提交提案470件,立案344件,其中集体提案和联名提案159件,占比46.4%;撰写大会发言材料30篇,其中21篇被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59条,被省政协采用19条,被市政协采用80条,其中46条被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这一连串的数据,生动展现了广大委员这一年忠实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的坚定步履和铿锵足音。
刚刚过去的一年,广大市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把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作为参政议政的常态化形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切实架起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体现了心系改革发展、心系民本民生的委员情怀。
去年6月,常德人民期盼已久、梦寐以求的欢乐水世界盛大开园,受到市内外游客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追捧,迅疾成为常德又一新的魅力之作和旅游地标。在广迎八方游客的同时,欢乐水世界周边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管理不善的问题,大量占道经营的小商小贩、各类随意停放的车辆和乱丢乱扔的垃圾,让慕名远道而来的游客对欢乐水世界甚至对常德的印象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武陵区活动组和致公党工作组分别提交了《别让欢乐水世界黑了常德的脸》、《常德欢乐水世界周边秩序亟待加强》2条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和副市长胡丘陵的批示。周德睿批示要高度重视,绝不能让游客有扫兴而归的感觉,绝不能“黑了常德的脸”。随后,市经投集团积极整改,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使欢乐水世界去年夏季的运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真正成为了展示常德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名片。
城区老旧居民楼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市民非常关切的一个热点民生问题,时刻牵动着政协委员的心。市政协委员张益源通过实地调查,提交了《加强老旧居民楼隐患排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武福的批示,要求争取3年内消灭市城区D级危房。市住建局牵头起草了《全市老旧危楼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目前正在按该方案开展各项工作。
还有,委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扶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尽快开放丁玲纪念馆、简化异地急诊就医报销程序等问题,经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后,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落实,在展示委员参政议政水平的同时,也彰显了委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提案工作:提办合力,实现了“双提升”
2015年11月2日,市政协“委员调研和撰写提案活动月”正式拉开了序幕。这只是市政协提案工作系列创新的举措之一。
2015年是市政协提案工作的创新之年。为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水平,市政协着重在提高提案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探索完善了提案线索征集机制、提案撰写提交机制、提案立案审查机制,实行了提前撰写提案、提前提交提案、提前审查提案,提案问题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实现了“双提升”,分别达到14.5%和92.2%,较上年分别提高了0.8和0.5个百分点。
针对以前委员在会议期间临时动笔写提案,因调研不深入、思考不细致,所提提案质量不高等情况,市政协提前部署提案工作。10月份市政协发布征集提案线索的公告,向党委、政府及部门、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等各方面广泛征求提案线索。11月份组织开展“委员调研和撰写提案活动月”,为委员调查研究和撰写提案留足了时间。为保证提案审查小组有足够时间审查提案,便于对提案作修改和并案处理,市政协把提案提交截止日期提前到全会召开前20天。市政协采取这一系列创新工作举措,出发点只为一个“早”字,早动手、早调研、早征集、早审查,落脚点只求一个“好”字,提出高质量的好提案,为用好、办好提案打好基础。
提升立案、交办的“精准度”是提高提案办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市政协打破提案审查常规做法,实行提案“四堂会审”,即各专委会及区县(市)委员活动组预审、提案审查小组初审、提案委员会复审、主席会议终审,不仅提高了提案质量,还有效提高了提案交办的精准度。2015年,申请调整承办单位的提案较上年减少了67%。
提案办理协商是政协协商的重要形式。市政协坚持督促办理与协商办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开展提案办理协商,重点对一些久拖不决的提案、提案人评价不满意的提案、多年反复提交的提案进行协商办理,全年组织开展了10次提案办理协商活动,提高了提案办理工作水平,实现了“文来文往”向“人来人往”转变、“闭门办理”向“开门办理”转变、“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变,形成了提办双方合力推动提案办理的局面。关于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监管的提案,市政协召开办理协商会之后,市建设教育强市领导小组进行了专题研究,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打下了基础。
(本稿源于常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