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德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在政协常德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二O一四年一月十三日)
李爱国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常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务实创新”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和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人民政协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实现了六届政协工作的良好开局。
1、坚持维护核心,在立言立行中助推新常德新创业。
积极主动地为新常德新创业建言献策。在全体市政协委员中开展“我为新常德新创业献一策”活动,围绕市委确定的实施“1115”工程、提升中心城区建设管理水平等13个重大课题调研献策,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积极主动地为新常德新创业宣传造势。为把各界别、各阶层、各方面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组织开展了市政协常委会集体学习、各党派团体学习宣传、各专委会走访宣讲等活动,为新常德新创业传递了正能量。
积极主动地为新常德新创业出劲出力。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领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到临澧、西湖、西洞庭的乡村、企业、农户,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督查;积极参与“三改四化”、城东片区开发、桃花源机场扩建、迎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等中心工作。广大市政协委员在各行各业各尽其职、各显其能,特别是企业界委员和旅外委员积极帮助寻找投资信息、推介投资项目,促成了国丰机械、复兴电子两个重大项目的落户。
2、服务发展大局,在协商议政中发挥作用。
一年来,共开展2次常委会议协商、3次主席会议协商、9次专委会议协商、55次提案办理协商活动。
围绕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站在打造常德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高度,市政协第6次主席会议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常德临空产业园的建议案。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五项具体措施。
围绕影响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开展协商。针对我市中小微工业企业实力不强、瓶颈制约突出等问题,市政协第二次常委会议向市政府提出了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地困难等建议,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以“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为专题,市政协第8次主席会议提出了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清理行政收费等建议,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
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协商。市政协第三次常委会议提出了制定农村环境整治长期规划、设立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等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市政协第4次主席会议就城市饮水安全开展专题协商,提出了加强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保护等建议,市政府结合市城区“三改四化”工作,实施了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划定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3、关注社会民生,在民主监督中促进和谐。
通过委员视察实施监督。围绕法律援助、重点工程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业、职业教育、小城镇建设等课题,市政协主席会议开展了5次视察活动,各专委会组织了9次视察活动,对相关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提案督办实施监督。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512件,立案493件,答复率100%。由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的15件重点提案和专委会对口督办的40件提案,办理成效十分明显。
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实施监督。一年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400多条,编发《社情民意》83期,其中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34期;上报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70多条,其中被省政协采用20条,被全国政协采用1条。
4、加强团结协作,在联系联谊中凝心聚力。
注重推进合作共事。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创造议政建言的条件,调动了党派团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一年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交大会发言材料9篇、集体提案2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0多条,许多建议和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注重加强联系交流。扩大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了旅外委员和各界人士关注常德发展、参与常德建设的热情。加强对上级政协的汇报衔接,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市州政协的横向联系,加强对区县(市)政协的指导,促进了全市政协工作的整体推进。
注重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大学毕业生李欣,募集捐款20多万元。开展“1对1”结对关爱抗战老兵行动,组织爱心人士与55位抗战老兵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市政协委员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
注重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南下干部》专辑,协助省政协开展《名人故居》资料征集工作,较好地释放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
5、抓好自身建设,在继承创新中增强活力。
大力推进委员管理创新。举办了为期3天的新一届市政协委员培训班,400多名委员和市政协机关干部参加了培训,研究出台了委员履职评价办法,开发了委员履职评价软件系统。
积极构建新的工作机制。在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建立了政情通报制度,进一步畅通了委员知情明政的渠道;建立了建议案(函)办理情况集中通报制度;建立主席会议成员、委室主任联系委员制度。
务实做好理论研讨和宣传工作。围绕健全和落实协商民主制度,开展理论研讨活动,评选出31篇优秀论文。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00多篇。
切实加强机关建设。坚持用目标引领人,围绕建设和谐政协、“三型”机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用制度规范人、用活动凝聚人,打造健康的机关文化。
回顾总结一年来政协工作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第一,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市委领导、争取政府支持。第二,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紧贴常德实际、服务常德大局。第三,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突出委员主体、激发委员热情。第四,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注重继承发展、推动创新发展。
二、2014年工作任务
市政协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六届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握新常德新创业的总要求,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三大战役”(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作为服务大局的第一指向,把务实创新作为政协工作的第一追求,着力加强履职机制建设,着力提高议政建言质量,着力突出社会服务成效,不断开创我市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的市政协工作,要把握一条主线、实现三个突破、抓好五项工作:
把握一条主线: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务新常德新创业总要求这条主线,所有的工作部署都要围绕服务新常德新创业来谋划,所有的调研课题都要围绕服务新常德新创业来确定,所有的履职活动都要围绕服务新常德新创业来开展,自觉与市委保持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
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完善履职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建议市委适时召开政协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出台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实施细则。二是在提升履职效果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政协履职成果的转化,协助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政协履职成果办理反馈机制。市政协要建立履职成果办理跟踪机制。三是在加强委员管理上实现新实破。进一步完善委员履职评价办法。强化委员履职评价结果的运用。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创新驻常省政协委员的联络服务机制,支持委员履职,建设“委员之家”。
抓好五项工作:
1、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基础。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的决策部署上来。
2、以推进新常德新创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协商议政。
突出协商重点。常委会议重点围绕推进津澧融城、关注农村失独家庭等2个课题进行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围绕推进市城区“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改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应对财税体制改革等3个课题进行协商。探索拓展新的协商领域,尝试开展财政预算计划、重大决策事项的协商。
规范协商程序,完善协商形式。运用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型务实的协商活动,适当增加协商密度。各专委会要组织开展2至3次对口协商;要突出专业特点,开展1至2次界别协商。
3、以增强实效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
着力提高民主监督组织化程度。统一选派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并选择部分职能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的执行情况进行集中评议,与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社联合创办政协工作专栏。
精心组织委员视察活动。主席会议重点围绕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园区攻坚、“1115”工程项目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等开展视察活动。
切实改进提案办理工作。稳定提案总量,提高提案质量,增加集体提案的比重;重视提案办理,创新提案办理工作评议方式,实现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案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组织政协参加单位建立社情民意工作站,支持有条件的委员建立“委员工作室”;要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重点信息员制度,促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4、以团结和民主为主题,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加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鼓励旅外委员为常德引资引智牵线搭桥;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
发挥界别作用。建立健全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制度,突出界别特点,促进界别委员加强与所代表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凝聚力。
坚持履职为民。协助市委市政府落实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为弱势群体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尝试建立“政协委员爱心基金”。
5、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努力建设和谐政协、“三型”机关。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突出重点,严格程序,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强化群众观念,弘扬优良作风。
加强专委会和活动组建设。建立健全专委会和活动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专委会和活动组在反映社情民意、撰写提案、调研视察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区县(市)政协主席要担负起活动组组长的责任,做好驻地市政协委员履职的组织服务工作。加强对县级政协的指导,建立政协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区县(市)政协主席会议。
抓好理论研究和文史工作。组织好市政协理论研究会换届工作,把政协工作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认真做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出版工作。
打造奋发进取的干部队伍。以建设和谐政协、“三型”机关为目标,着力抓好机关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继续开展机关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积极开展各类机关文体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政协干部队伍。
EndFragment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