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与政协委员共话新常德新创业
市领导与政协委员共话新常德新创业
从各种社情民意中筛选、调研、整理,最终提炼形成的那一份份简短提案,是政协委员们历时一年尽职履责的心血。昨日下午,带着这些真知灼见,政协委员们分成六大组,围绕如何深入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的宏伟实践,与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进行工作协商。
分组协商中,委员们普遍认为,2014年民生升温、园区攻坚、城市提质三大战役的实施,抓住了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符合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取得的实效不平凡、不容易、不简单。谈及新一年的工作,有委员建议,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支撑和助力本地区建设与发展;有委员建议,制定《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用最严格的手段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保护;有委员建议,出台我市大力促进投资基金发展指导性意见的政策文件,为投资基金的发展大开绿灯。
在第六组协商讨论现场,周德睿表示,市委、市政府一直将改善就医、就学、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作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投入10亿元,把涉及287万人城乡安全饮水的问题解决,全力推进完美社区,美丽乡村、扶贫攻坚、教育卫生三年攻坚,这些都是改善民生工作的具体体现。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我们的天职,解决不好就是我们的失职。他说,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建设新常德,关键在于实干。各级干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强力推进,一个一个项目抓,一件一件事落实,只有这样常德发展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加快捷稳健。
在参加第五组协商讨论时,市委书记叫停一位政协委员客套的开场白,“大家发言请开门见山,不要说尊敬的书记,在座的各位都值得尊敬,我们的父老乡亲更加值得尊敬。”得知现场有很多文史工作组委员,市委书记说,常德有三大资源,第一是620多万有智慧的人民,第二是湖光山色、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第三就是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德1.8万平方公里土地故事精美,但我们还没有做出很好的文章。
市委书记指出,要解决有文化无遗存、有文化无产业、有文化无人气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和胸怀。有些事情现在我们没有能力或者条件还不具备,那就不要干。留白未来是一种胸怀,相信后人会比我们聪明。但干就该千方百计地把它干好。要敢于引进人才,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协委员要身体力行,带头讲好常德故事,凝聚人气,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把精美的故事和历史转化成产业、人气。
(本稿源于《常德日报》,记者 姚瑶 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