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德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政协常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0年1月17日)
张 新 民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常德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
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以来,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及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履行职能,共提交提案581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490件,另有91件转为委员来信处理。所立提案中,涉及工业经济128件、城市建设87件、“三农”问题45件、民生方面179 件、民主政治51件。截至2009年7月底,以上提案已由70个承办单位全部办复,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共441件,占90%。这些提案通过办理,产生了明显效果,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展经济是委员提案的主题。委员们十分关注园区建设、产业聚集、中小企业发展。谭卿平、聂东华等委员围绕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提出的10条建议,肖鹏举、陈杏元等委员关于加快德山、武陵等园区建设提升我市工业集聚效应的提案,李中飞、涂绪德委员关于加快食品、烟花产业发展的建议,都被有关部门采纳;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关于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强市的大事来抓的提案》,得到市委书记卿渐伟同志的高度重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王曙明、杨元、许帮铜等委员关于政企合力共渡金融危机难关的提案,为我市制定应对措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袁翠兰、罗祖亮、陈宗政等委员建议组建地方商业银行用好用活本地资金,民革常德市委以及高毅、陈浩等委员建议盘活国有资产、帮助企业上市、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被市金融证券办制定实施方案时采纳。为发挥农业大市优势,桃源活动组及严海清、詹敏、叶静刚等委员建议推广超级稻,发展林业、油茶、薯类等产业,市工商联及肖正达等委员就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许中诚、贺修双、戴奇林、熊永钧等委员建议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态名市、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呙滨辰、周碧华、张志芬等委员建议加快柳叶湖、太阳山、壶瓶山、太浮山、黄山头等知名景区的开发建设,涂绍钧、胡南等委员建议围绕林伯渠、丁玲等我市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挖掘开发,为常德打造“旅游大市”提出很有见地的意见。
改善民生是委员建言的重点。就业是民生之本。王华、高启典等委员提交6件提案,呼吁高度关注返乡农民工问题;陈浩、赵燕翎等委员建议通过技能培训、小额贷款扶持等方式鼓励城乡劳工创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此开展“返乡农民工紧急就业援助”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是民生之基。去年有27件提案涉及此问题。邢祁、黄志伟等委员建议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校间教师流动;任申珍、皮光义、李晓玲、夏绪捷、李少夫等委员建议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加强职业教育;民进常德市委及涂冰等委员建议加强我市幼儿教育管理,市教育局分门别类认真进行了研究办理。社保是民生之依,涉及这方面的提案达35件。根据涂传勇、王炯阳委员建议增强特困残疾人大病救助政策的灵活性,王燕委员建议改善市区低保群体生活现状,覃业敏委员建议加强对市城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提案,市民政局加强了对这些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民革常德市委、谢贵爱委员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亟待加强的建议得到采纳,《常德市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得以出台;民建常德市委建议政府收购小户型空置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与我市住房保障工作思路相谋合,已有一批困难户通过此途径解决住房问题。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谐是发展的保障。此类提案达37件。为办理胡彩云、宁艳椿委员建议高度关注地下“六合彩”从乡村转入城市的提案,市政法委抽调专门人员进行打击,直接破获地下“六合彩”等赌博案件上百起;市政协法群民宗委建议加强执法监管、维护司法公正,郑维民委员建议解决律师“会见难”问题,市司法局制定下发了《司法行政机关执法监督实施细则》,努力规范执法监管行为;覃玉华委员建议加强我市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章光明委员建议重视“医闹”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王先舫、左彪委员建议重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林建立委员建议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等等,反映的情况真实具体,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采纳。
保护环境是委员呼吁的大事。委员们纷纷反映百姓呼声,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提案逾百件。万常明、张柏枝、徐国华等委员关于建立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长效机制的提案,为制定新的三年创建工作规划起到了参谋作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甘志敏委员提出加快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建议,“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改革得以推行。肖礼彬、李清彪、周月华等委员反映城区有14条道路质量不佳,影响市民出行,要求抓紧改造的意见得到重视,部分道路建设已经完工。市政协提案委建议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市政府将“城乡食品安全建设”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市食品安全、工商、质监等部门为此作了大量扎实工作。民建常德市委建议提高我市防震抗灾能力的提案,被纳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议题。汤菊华、刘庆达、范晓军、尤仕平等委员建议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及安全饮水建设,相关部门采取行动,禁止投肥养鱼的范围已由37座大中型水库扩展到219座小Ⅰ型水库,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有所改善。刘华、李军等委员建议加强城市建筑亮化工程建设,陈帮胜等委员建议增加停车泊位、规范停车行为,刘启赋委员反映滨湖公园水质污染亟待整治,农工民主党常德市委呼吁解决我市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李世芹委员建议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孙松昌委员关于加大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的提案,均得到承办单位的重视和采纳。
推进民主是委员关注的潮流。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去年有50多件提案涉及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民建常德市委建议转变政府职能,消减文山会海,去年我市会议数量大为减少,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黄阳辉委员建议恢复优化经济环境公开测评方式,陈伟俊委员建议强化国家投资资金监督检查,市纪委、市监察局均予以采纳,相继下发文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市政协就陈跃夫、易焕荣、陈春明等委员关于推动政协工作信息化、改进提案工作的建议,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整改措施,更新政协网站,改进服务方式,使委员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加便捷通畅。
二
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协常委会坚持把提案工作摆在全局性位置,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争取新进展。
(一)着眼全局,切实加强对提案工作的领导。五届二次全会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渐伟、文浩、儒国同志在一批有分量的提案上作出批示,督促有关部门研究办理。文浩同志在政府系统的提案交办会上,要求各承办单位“一把手”领衔办理,强调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力度、创新方式、提高实效。儒国、小明同志在市政协民主评议提案工作会上,就承办单位如何站在全局、政治的高度,认真办理提案,接受群众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和政府的其他领导同志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对提案办理作出批示30多次,不少同志亲自调度,协调矛盾,督促问题解决。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主席会先后5次听取提案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具体措施。由正副主席带队对13件重点提案进行督办,收到明显成效。我们还在津市市召开区县(市)政协提案工作交流会,总结推广换届以来全市政协系统提案工作好经验、新方法,促进了提案工作的平衡进展。
(二)注重实效,不断创新提案办理工作方法。一是实行开门办理。许多单位在办前、办中、办后的全过程邀请委员参与,最大限度落实委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市财政局由局长牵头,组织相关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逐件提案与委员面对面交流,当场研究对策后进行回复。市水利局建立提办双方沟通新机制,规定办理科室上交提案回复件时,必须同时提交与提案人面对面沟通的文字记录、图片资料等依据。市建设局、市规划局等单位既单独与提案人进行沟通,又召开集中见面会,多次征求意见。市委办在办理董莉莉委员《关于落实“三在前、三在先”原则,把政协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提案》时,6次电话、2次上门沟通协商。二是实行现场办理。市房管局在办理邹吉茂委员关于加快德山开发区“三房”改造、李成委员关于解决滨湖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等提案的过程中,多次约请提案人实地调研,现场查勘,并建立了落实情况后期反馈制度。根据梅志超委员《关于进一步优化淡水珍珠产业结构的提案》、黄阳辉委员《关于加大穿紫河综合整治力度的提案》,市畜牧局、市穿紫河建设开发公司多次邀请提案人深入现场,共商办理。三是实行重点办理。去年市政府确立6件提案作为重点办理件,由主要负责人领衔办出典范。为办好李丛委员《关于搬迁落路口砂石场的提案》,市政府办组织三家单位专题调研后抓落实。为办好傅子刚委员《关于加强城区交通秩序管理的提案》,市公安局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隐患大排查,逐一整改落实。市农村工作部把办理提案与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等重点项目同步调度,市交通局突出抓好乡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提案。四是实行协同办理。为办好涂绍钧委员《关于加速建设丁玲公园及相关纪念项目的提案》,市委宣传部会同建设、规划、园林等单位多次协商,工程已正式启动,丁玲公园将在两年左右建成。根据贵体健委员《关于将公交6路车德山终点站延至乾明寺的提案》,市国资委会同城管、公交等单位,多次深入现场协商解决,受到群众好评。
(三)双向互动,深入开展督办评议活动。一是丰富督办形式。去年市政协联合市委、政府,开展督办活动40多次,促进了承办单位制度、责任和工作的落实。对一批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委员明确表示不满意的提案,加强了跟踪督办,督促承办单位尽可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做好说明解释工作,直至委员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为止。二是创新评议方式。市政协在坚持每年主席会议专题评议提案办理工作的基础上,去年组织提案人和市民代表到具体承办单位面对面进行评议,反响良好。我们根据督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五个不满足,强调不松劲、不懈怠、不敷衍,举一反三,力求办理效果最大化的作法被《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网推介。
(四)广泛宣传,扩大提案工作社会影响。提案工作部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运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对优秀提案、提案办理、提案督办、评议活动、办理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常德政协》机关刊物和政协网站更新、扩充了提案工作内容。选择各方较为关注的60多件提案,将其内容和回复结果在网上全面公示,接受监督,有效扩大了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委员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有的承办单位提案答复件存在答非所问,或者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少数承办单位存在实地调研少、办理力度弱的问题;四是个别承办单位承办人员队伍不稳定,办理经验不足,在办理质量和时效方面,与委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切实改进。
三
政协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人民政协带全局性的工作。办理提案是党委、政府各部门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依法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吸纳各方智慧、尊重群众意愿、增强领导能力,促进自身工作的客观需要。在新的一年里,政协提案工作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认识、提高质量、讲求实效、完善机制,努力形成“提好案、审好案、办好案”的良性循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提高提案撰写质量。提案质量是提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协委员素质和参政水平的重要体现。要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突破口,带动提案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调研选题、建言献策、审查立案、检验成效。要准确把握上情、市情和民情,增强提案的全局性和针对性。通过组织视察、调研、专题考察,举办情况通报会、印发提案参考课题,组织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参加单位,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工作大局提出高质量提案。扩展建言献策思路,增强提案建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细化提案质量标准,严格做好提案审查立案工作,努力寻求提高提案质量的切入点。全体委员要增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界别意识,注意从熟悉的领域和行业精心选题,反映界别群众关注的问题,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发挥重点提案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提案质量整体提升,更好地发挥提案在汇聚民智、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求真务实为要旨,着力增强提案办理实效。落实解决率和委员满意率是检验办理质量的主要标准。各承办单位要分工协作,精心组织,做到“件件分析研究、件件领导把关、件件准时办结”,把求真务实精神贯穿于办理全过程。认真解决问题,努力延伸办理功效,积极推动日常工作。创新督办工作方式,完善协商办理机制。采取领导批办、群众参与、媒体介入、民主评议等督办方式,促进办理质量的提高。提案委员会要主动加强同全体政协委员和承办单位的联系,统筹兼顾,加强协调沟通和配合,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提案工作整体水平。紧紧围绕提高两个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案工作制度。建立知情明政通报机制、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坚持“谁办理、谁落实,谁主办、谁跟踪”的责任制度和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探索建立提案办理工作评估体系,加强跟踪问效,提高问题解决率和委员满意率。建立激励机制,坚持每年评比奖励优秀提案与办理先进单位,进一步激发和保护提办双方两个积极性。
各位委员、同志们:人民政协任重道远,提案工作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常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同心同德,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真情谱写常德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