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富马云说:今天不发展电子商务,5年后你将无商可务。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商业市场的主力之一。作为消费热情较高的常德,尽管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1.2亿元,但绝大部分是买进,卖出的很少,常德电子商务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抢抓战略机遇,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农工党市委于2014年5至10月开展了专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现状与问题 一是认知度偏低,缺乏政府引导。我市多数企业和商家习惯于传统展示与销售方式,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虽然大家已开始通过网络宣传企业品牌及其产品与服务,有的还开设了网上销售平台,但真正实现交易的较少。有些政府部门认为电子商务是企业经营行为,与已关系不大,缺乏机遇意识,导致市场缺乏系统的规划引导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加之媒体宣传关注不够,没有形成良好氛围,电子商务自然发展特征明显,处于从属地位。 二是规模小人才少,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市电商企业和商家共一万多家,仅占全市注册企业和商家总数的9.5%,且分散经营,交易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尤其是第三方平台仅20多家,影响力弱,知名度低。同时,我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及工资待遇等原因,人才难以留住,全市4.5万从业人员中,战略型人才寥寥无几。 三是服务体系落后,缺乏配套统筹。常德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机房不互联互通,我市因此没有多线接入的服务器机房,90%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只能租借外省服务器,形成了掣肘;物流配送体系基础设施落后、政策不完善、集成化程度低,也成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桎梏;仅有的3三十几家电子商务企业网站,大部分功能单一,以市场商情的发布、查询等为主,绝大多数处于非支付型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网上营销、网下交易,利润空间有限。 二、对策与建议 1、因势利导注资金。当前,各地为发展电子商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如杭州市每年安排“电子商务进企业”专项奖金3000万元,长沙市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奖金1000万元,2014年提高到5000万元。借鉴外省市及长沙经验,根据常德市情,建议我市设立专项奖金2000万元,用以支持传统企业加快“触网”步伐,和公共平台攻关、共性技术研发等。电子商务起步阶段,政府可否全免或减免办公租金、仓库租金及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及减免。 2、突破藩篱搭平台。目前,当务之急是协调常德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建设1个能满足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互联互通式多线服务器机房。同时,加快基础通信设施、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建设,推进覆盖城乡、有线无线结合的“三网融合”宽带接入,完善硬件配套体系。 3、不拘一格引人才。纵观市场,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人才,因此各地对战略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极为关注。如成都市对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年薪20万元以上且聘用1年(含1年)以上的高级管理、高端营运和核心技术人才,按其个人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给予全额奖励;对与2008年及以后毕业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满1年,且为其购买社保的,按2000元/人补助企业;对高管培训费用全额补贴,对百人以上的应用培训补贴50%等。参考这些做法,我们建议:首先,柔性引进高端人才。聘请电商领军人才、高端运营商和职业经理团队来我市开展讲座、举办论坛等。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市电商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执行好《常德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暂行办法》,对引进的电商人才在工资福利、津贴待遇方面给予倾斜,提供和改善公寓住所等。其次,量身打造实用人才。创造条件支持常德高职院等,加强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科建设,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支持电商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如常德24搜移动电商学院),健全电子商务实用人才成长促进机制。 4、筑巢引凤建园区。建议在西城物流产业园中规划100亩土地,建立常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给予土地优惠政策。加强与省里对接,通过开展示范创建等活动以奖代投,完善孵化、成长机制,形成产业集群,打造集商品贸易、文化创意、仓储物流、餐饮住宿等元素为一体的“常德电商谷”。 5、九龙合力造氛围。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市工商局、常德广播电视台、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常德政府网9个单位协同,引导电商协会和平台企业对我市企业和商家进行电脑终端、移动终端的电商运用推广,树立企业电商化理念,强力打造“特色常德•桃花源里”地域品牌。定期在步行街、火车站大市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开展“赢在电商”等主题线下展览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