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书法艺术?互联网知识?历史人物故事:市政协机关中青年读书会拓展学习新路径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书法修身养性,书法陶冶情操,书法有益健康。”4月9日下午,市政协机关中青年读书会举办第二场微讲座,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中青年读书会副会长游灯华引领读书会成员走进书法艺术园地里,让大家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常识,提升书法艺术审美能力。
游灯华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研习书法20余载,他结合自己多年学习书法和练字的过程,介绍了我国书法字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就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学习书法的好处以及怎样练好写字等问题与读书会成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凭借线条和形体结构来表现人的某种气质、品格、情操的独特视觉艺术”,“中国书法字体主要分为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欣赏书法作品要注重识形、赏质、寄情,书法的审美标准在于形神兼备”hellip;hellip;一堂生动的书法课让读书会成员受益匪浅。
游灯华介绍书法常识
市政协办公室秘书科科长李祎珉在讲座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互联网时代》一书的心得体会。该书由2014年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主创团队编著,以宏观的视角、全景式的描绘,呈现了互联网带给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探讨了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可能和对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他说,“互联网发端于美国,中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互联网,伴随着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带给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的全新变化,lsquo;互联网+rsquo;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重要发展模式”。
李祎珉谈《互联网时代》读书心得
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综合科科长张曙光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讲述了明朝时期我国蒙古草原女英雄“钟金哈屯”(三娘子)的传奇故事。她说,三娘子一生辅佐三代顺义王,始终坚持与明朝友好的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利益,在塞外草原执政30多年,顾全大局、和平互市,为促进蒙汉民族友好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先生在《咏昭君墓》一诗中写道,“麟阁云台盖世勋,论功一例逊昭君。若从边塞争芳烈,顺义夫人亦不群。”这里把三娘子与千古流芳的王昭君相比,突显了三娘子的巾帼英雄形象。
张曙光讲述三娘子的传奇故事
市政协机关中青年读书会会长宋立明主持讲座,机关中青年读书会成员参加了学习活动。
(供稿:办公室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