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协作为 助推文旅融合】以担当为墨,书写文旅融合华章——桃源县政协助推文旅融合工作掠影
桃源因《桃花源记》而得名,素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誉,是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和心灵故乡。桃源县政协执“实干”之笔、以“担当”为墨,用高质量履职,展现了政协智慧、政协作为、政协力量,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今年年初召开的桃源县政协十四届四次全会上,桃源县政协委员翦尖作了《依托特色资源优势 建设现代旅游强县》的协商发言,精准剖析桃源文旅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提出对策建议,得到了桃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充分认可。桃源县政协将其作为主席会议建议案予以交办落实。截至目前,全县政协委员今年围绕红色文化挖掘、非遗传承、茶旅融合等文旅主题,提交提案30余件、社情民意10余篇、微建议80多条。
在助推文旅融合的履职实践中,桃源县各委员工作室更是成为助力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的“催化剂”。枫树维回乡委员工作室围绕“民族风情与爱国主义融合发展”主题,开展深入调研和建言协商,助推枫林花海、翦伯赞故居、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等项目落地实施;沙坪镇委员工作室因地制宜,挖掘本地资源禀赋,带领群众围绕乌云界自然风光,匠心雕琢“清凉经济”新业态;茶庵铺镇、杨溪桥镇等委员工作室发挥“能人”委员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诤言、献良策,齐心协力打造茶旅融合示范片;青林回维乡、西安镇、架桥镇等委员工作室,分别围绕浯溪河大捷旧址、红军长征大水田纪念地、徐溶熙苏维埃政权旧址,深挖红色元素、讲好革命故事,盘活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热市镇委员工作室建言特色小镇发展,培育汤沐文化,助力温德姆温泉度假区建设发展……
肖瑶委员带领游客小朋友们体验刺绣魅力
在文旅融合的大舞台上,桃源县政协委员是冲锋在前的实干先锋。肖瑶委员怀揣一腔热忱,扎根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以传承创新省级非遗项目桃源刺绣为核心,引入“非遗基地+旅游+民宿+培训+果园采摘”等多元经营思维,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非遗村,成为乡村非遗与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典范;谢颖委员瞄准岩吾溪村茶叶产业优势,牵头成立茶旅融合示范性委员工作室,做精做深“茶”文章,助力“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推动“茶旅+研学”深度融合,助力岩吾溪村擦亮省域知名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金字招牌;鲁必辉委员扎根县域边远小镇,致力于古村落保护与土家文化的活化利用,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天保山大圣禅寺的任刚委员紧跟潮流,引入多肉园、紫薇园项目,让禅寺一跃成为市域网红打卡点,顺势带动周边康养旅游项目开发;“中国沙画第一人”苏大宝委员,主动担任家乡宣传推广大使,巧用沙画、书法艺术、出版创作等方式,让桃源秀丽山水、人文典故呈现在世人眼前;县汉剧团副团长郑鹏委员化身网络达人“二师兄”,每年精心创作100多件网络作品,为家乡文旅发展摇旗呐喊。
茶旅融合示范性委员工作室打造茶园吸引研学队伍
文旅深度融合是答时代之问、解产业之渴、应发展之需的必然选择。桃源县政协将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让世外桃源以“一域之光”为文旅常德全局添彩,为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来源:常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