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妇女、儿童、家庭鼓与呼—— 记市政协委员郑小林
“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找到源头,我发现,很多社会问题的源头就是家庭。”
12月16日,在鼎城区妇女联合会主席办公室,一说起妇女、儿童、家庭方面的话题,鼎城区妇联主席郑小林劲头十足。
作为妇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妇女和儿童一直是她关注的对象。她说,成为市政协委员后,参加大会、参与讨论、撰写提案……她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以往,而是被激励和督促着关注更广阔和深层的领域,“以前没有考虑到的东西,现在有了底气和平台去尝试。”
在妇联任职之前,郑小林有着18年乡镇工作经历,对农村基层的情况非常了解,也知道基层工作难在哪。好的政策措施,如果不能在基层真正落地,就只能是架设在半空的彩虹,看上去很美。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都属于社会资源匮乏的弱势群体。如何以群团组织为媒介,架设起顶层设计与底层群众之间的桥梁,发挥联系、服务、引领作用?这是郑小林正在探索的。她和同事们做了诸多尝试:建立县乡村三级“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依托各村社“妇女儿童之家”阵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成立“女童权益保护”志愿者讲师团,每年在鼎城区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以“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为主题的暑期百场安全课堂进村社活动;发起百名“鼎城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困境)儿童的爱心帮扶活动,200多名志愿者和200多位留守儿童建立长期而稳定的结对关系,每年陪孩子过“六一”、过生日,关心孩子的成长。
而今年,郑小林重点打造的是鼎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基地。这也是我市首家以妇联组织为依托和指导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基地。基地于10月19日挂牌,随即便启动了鼎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益课堂进机关、进村社活动。“我们从孝福之道的角度,结合儿童早期教育理念,引导家庭成员关心关爱彼此身心健康、培育子女茁壮成长、构建和谐幸福家庭。”郑小林说,活动已开展20场次。她认为,家庭教育像给房子打地基,地基牢了,才能起高楼,才能挡风雨,“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过不少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让人惋惜、让人痛心……一个家庭的组建,就是一个新生命的缘起。这其实关系每个人的起点和成长,以及未来国家和民族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长远大事。”
有妇女儿童的地方,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身为政协委员,郑小林把从基层群众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汇总成提案,参与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女性社团组织发展的提案》等。
她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关于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战略的建议:“乡村要有人,要留得住人,引得进人。离开了人,谈振兴等于空谈。”“女性也是人才振兴中不可忽略的力量。”……
来源:常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