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被动治病”为“主动防病” 共享全民健康
“调查显示,目前我市亚健康人群占75%,青壮年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尤以互联网、企业、贸易、个体经营、金融等行业白领居多。”今年政协全会期间,农工党常德市委杨健全、陈钰、胡剑鹏、石佳鑫、蔡均礼集体提交的《关于变“被动治病”为“主动防病” 、实现全民健康的提案》备受关注。
“据我市某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3年体检结果分析显示,亚健康人群中45岁以下青壮年占比达到73.5%,突出存在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冷冰数据的背后,却透露出5位提案人对全民健康事业的热忱。
提案人集体分析认为:“当今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患上了心理障碍。同时,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吸烟、大量饮酒、不规律用餐、暴饮暴食等,也易使他们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过去30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增加了9.4年,但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只增加了8年。一些‘健康杀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困扰着人们,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提案人剖析原因认为,群众对主动防病的认知不够,思想仍停留在“治已病”层面,普遍缺乏中医“治未病”理念,缺乏健康的生活观念与科学常识,缺乏中医健康养生知识,缺乏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提案直指“被动治病”的问题弊端:日益庞大的患者人群,使得医疗资源耗费巨大;家庭医药支出较大,影响生活幸福指数;高发的慢性疾病,阻碍了健康中国战略步伐。
“治未病”即“未病先防”。为此,该提案建议:一是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民健身,如投放爱卫公益广告,开设养生保健专栏,组织健康科普讲座,举办健身体育赛事等。二是防治并重,在各级中医医院增设独立的“治未病”科室,增加资金设备投入,配齐医务人员。三是进社区进家庭,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四是为民生兜底,确保城乡全民健身器材配备齐全、维护完好,全民健身场所布局合理,相关优惠政策尽早出台。
来源:常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