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2期:高考毕业生的安全管理问题亟需重视
市政协致公党工作组反映:今年,我市共有27349名考生参加高考。随着高考落下帷幕,考生们即将迎来长达三个月的假期。然而,不健康的放松方式和安全监管的缺失,极易导致高考毕业生出现各种身心安全问题。据教育部门反映,每年高考后都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遭遇招生被骗、饮酒过度致死、溺水身亡等事件,让考生家庭遭受沉重的悲痛。出现这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过度放松。高考过后,大部分学校和家庭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考生群体过度放纵自己,认为高考结束苦日子熬到头,犒劳、弥补心态滋生,毫无节制地“彻底放松”。结伴同游、彻夜狂欢、上网成瘾、过度酗酒、打架斗殴、车祸溺水等“活动”,成为部分高考毕业生释放压力和情绪的一种方式。
二是疏导欠缺。高考寄托着社会、家长、学校与学生的期望值和价值感,全社会过度关注使整个社会氛围格外紧张。一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或招录大学与自己期望相差较大,心理失衡,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易形成抑郁,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
三是信息泛滥。高考落下帷幕,每年借高考之名实施诈骗的骗子蠢蠢欲动,通过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学考试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面对形形色色的招生信息,学生和家长无从选择,极易选错学校和专业、或上当受骗等。
为此建议:
1.要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继续重视高考毕业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普及,让学生懂得险情发生后自救和他救的基本方法。要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的方式,让学生头脑中有一根安全弦。
2.要加强安全防范。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娱乐场所的安全排查和整治,在江河池塘水库、网吧、酒吧等地,设置警戒标志和安全提示语。鼓励各类文化单位、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为考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健康活动。
3.要加强信息管理。教育有关部门要联合高校,进一步规范部分高校招生宣传手段,及时发布学科专业及就业趋势信息,帮助家长和考生做出正确选择。同时,对社会的诈骗招生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
联系人:许晓刘勇15274229089
领导批示意见
曾艳阳:请教育局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