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17年第51期:农村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调须改善

发布时间:2017-08-14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常德市委主委、市环保局局长呙滨辰反映:每年教育系统新进人员不少,但在一些农村学校,新入职的教师大多为女性。而学校原有的男教师年龄偏大,随着老教师的退休,男教师的数量逐年在减少。以汉寿县丰家铺镇东岳庙中学为例,近几年新进的教师共27人,其中女教师24人,男教师仅3人。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教师的婚恋、教师队伍的稳定等都极为不利。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师范类院校男女比例就已失调。据一位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农村教师反映,读大学时班上40名学生,男生仅有3名。放眼望去,不管是英语、中文还是其他师范类专业,女多男少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且班上这三名男生毕业后无一人从事教育行业。

二是社会对男性基层教育者身份不认可。男教师普遍不愿意从事基础教育,愿意从事的男教师大多选择到地位更高、待遇更好、发展更广的高中或大学去任教,不愿意留在基础教育阶段“默默无闻”。因为社会普遍认为男性从事基础教育薪酬较低,上升空间小,择偶较难,是“没出息”的表现。

三是农村学校留不住男教师。农村教师待遇低,教学条件艰苦,有才华、不甘于现状的男教师都纷纷往县城、市区调,或考公务员,或下海经商,最后优秀的男教师所剩无几。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要提升男性教师职业认同感。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家长、学生、社会对男教师多一份关爱与理解,让他们觉得从事基础教育是最伟大最光辉的职业,让男教师的工作幸福指数提高。

2.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出台奖励或优惠政策,让那些优秀的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待遇高于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只有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才可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男教师去任教,让更多的男教师热衷于扎根农村和山区。只有把待遇提高了,对男教师的固有社会观念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在公费定向培养和教师招聘时要注重比例。教师专项定向培养计划是一件惠民的好事,意在重点发展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但男女比例依旧悬殊。建议在招录时进一步明确男女比例,为未来有更多优质男教师到农村任教打下基础。在教师招聘上,各地教育局要加大对男老师的招聘力度,让新进教师性别尽量保持平衡。


领导批示意见

曾艳阳:请教育局阅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