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15年第27期:建议政府扶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6-08-01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市政协汉寿县活动组反映: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和药房中使用、售卖本地医药产品比例较低,而本土医药产品在外地销售情况较好,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优先采购本土医药产品,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理由如下:

一是本土医药产品质优价廉,很多产品符合政府采购条件。以汉寿县康普药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康尔佳制药有限公司为例,两个企业都是国家GMP认证企业,实行全过程GMP质量管理,产品质量上乘,价格合理,使用安全,深受老百姓欢迎。康普药业有限公司2014年销售过千万元的产品5个;湖南康尔佳制药有限公司销售过千万元的产品4个。康普药业有限公司有基药、医保品种10个,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品种18个,非基药已中标品种6个。湖南康尔佳制药有限公司有非基药已中标品种5个。

二是社会各界多次呼吁,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先后以“德人用德药”为主题,提出议案提案,建议政府加大本地医药产品采购力度;今年1月28日,常德市医药行业协会提出了《关于非基药地产药品纳入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的请示》,周德睿市长和陈华副市长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卫生局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同等的条件下,统筹考虑和平衡,尽可能支持本地医药企业的发展”,但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乏力,地产药品在本地销售情况仍很不理想。如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玉叶解毒颗粒在我市医院中的使用比例不到1%,而在广西、福建等地相当畅销;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本地使用比例也只有2%左右,201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其中湖南省3000万元,常德市仅为150万元,占全省的5%,占全部的0.5%;湖南康尔佳制药有限公司在湖南省的销售收入3000万元,而在本市只有420万元。

三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本土医药企业面临新挑战。长期以来,我市医药企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创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医药企业也不例外,整个行业也面临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局面。到今年7月,我国加入WTO申请的15年保护期即将结束,海关关税随之削减,国外医药产品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冲击不可预测,这都严重影响我市医药企业深层次发展。

四是有上级文件的政策支持。2015年1月15日,省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非基本药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基层可根据基本医疗服务实际需要,配备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乡镇(社区)、村(站)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群众需要,配备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处方药;允许基层有必要的备案采购行为。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出台政策,加强引导,积极宣传,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采购本土医药产品,对采购本地医药产品实行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

2.卫生、经信、药监等部门要联手为医药企业搭建平台,合作推介、宣传本地医药产品,让本市各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走进企业、了解产品,积极采购、使用本地医药产品;实行激励机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本地医药产品,不受医保目录调整时间限制,优先纳入我市医保目录,优先采购。

3.引导和督促本土医药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人才引进、产品研发力度,降低成本,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对接,创新营销手段,做好产品销售跟踪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