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沅澧文史>详细内容

铁肩担道义 血汗著华章

发布时间:2022-07-1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解放后的1949年9月至1978年,在党中央和湖南省委领导下,中共常德地委领导常德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奋发图强地建设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949年5月上旬,经中共中央中南局批准,中共常德地委在河南开封组建,地委委员14人,乔晓光任书记。同时在开封,常德地委对所辖各县(市)的班子配备和干部分配作出了决定。8月4日,常德地委随大军到达常德,既开始领导所辖常德、桃源、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南县、华容9个县和常德,津市两市党委班子的建立与建设工作。8月17日,地委发出《关于与秘密党组织合并问题的指示》,此后,常德地区原来所有中共地下党组织不复存在。后来行政区划作了一些调整,1952年汉寿县划入,1962年11月南县、华容划出。

常德地委加强了全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党纪建设,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全区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力量。

接管建政,巩固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6月,冀南支队在开封组建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及所辖各县(市)政府工作班子。常德解放后的8月4日,常澧行署全体工作人员抵达常德,正式挂牌办公,首任专员为王含馥。行署为湖南省政府派出机构。8月28日,常澧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常德专署)。8月上中旬,各县(市)工作班子先后抵达目的地,9月中旬,按照地委的部署和要求,各县(市)成立人民政府挂牌办公,随即着手接管旧政权,全区市县只用7至10天就接收完毕。1951年2月,旧的保甲行政组织全部废除,建立新的乡村组织。至此,建立人民政权的工作基本结束。

取得人民政权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常德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一是筹粮支前。常德刚解放时,有解放常德的四野第十三兵团10万大军在境内并要经常德南下,有二野15万大军要从常德过境西进,所需军粮及物资可想而知。常德党组织领导常德人民克服一切困难,排除各种敌对势力干扰,经过艰苦努力很快完成任务。从8月到9月中旬,全区共供应驻军大米1400多万公斤;共组织14万多民工投入军运,共运军粮22335吨、军用物资9401吨、部队伤员9829人、河渡部队26万多人、牲口16500匹、大小汽车1265台、马车1977辆、大炮307门、小炮99门;共修复桥梁31座,修建浮桥10座,修复公路路面5860米,新修板渡4个,基本保证了军运畅通无阻。二是剿匪安民。1949年7月,常德刚解放时,境内残留土匪2万多人,他们抢劫扰民、杀害革命干部,无恶不作,严重威胁着新生政权。1949年9月18日,常德地委部署全面剿匪工作,共投入7100余兵力,至1952年12月,全地区剿匪斗争结束,历时3年零4个月,共有16872名土匪被毙、俘或自首、投诚,缴获各类枪枝5301支(挺)、大炮10门及大量弹药和军用物资。三是镇压反革命。解放初期,常德地区境内有特务、土匪、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目等5种反革命分子31000多人。他们仇视新生政权、谋杀革命干部、破坏各项革命工作,反动气焰极为嚣张。1950年11月起,常德地委、专署部署全区镇反工作,至1953年10月,全区各类反革命分子基本肃清。

进行三大改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951年开始创办农业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区基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1954年,地委部署试办手工业合作工作,1956年初,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至年底,全区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1955年,全区有私营工业268家,从业人员3513人,资金108万元,总产值961万元;私营商业33411户,从业人员42974人,资本总额808万元。地委遵照党中央“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批进行,均在1956年9月底前完成。全区共改造私营工业268户,私营商业29000多户。三大改造的完成,改变了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全区全面建立起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958年8月,全地区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9月8日,建立全区第一个人民公社——常德县红旗人民公社。10月底,全地区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人民公社117个,入社农民945000户,农村普遍办起了公共食堂。1961年3月,农村经过整风整社运动,解散公共食堂,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

二、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使常德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常德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10个县、市(含慈利,下同)统计,195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4397万元,较1949年增长41.86%,年均递增12.3%。其中农业总产值32043万元,比1949年增长37.58%,年均递增11.22%;工业总产值2354万元,比1949年增长8倍,年均递增近1倍。粮食总产量128.83万吨、棉花总产量0.9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1.47%、79.7%。

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常德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丰富,地理条件较好。但解放以前,常德农业生产力一直比较落后,产出水平不高,粮食产量无法满足温饱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地区大力推进土地改革、合作化,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学新技术,使农业生产力迅速提升。1978年农业总产值为158622万元。在此期间,农业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主要经营种类有粮食、棉花、油料、林业、渔业等。全地区粮食种植面积1949年为663.23万亩,1978年为1242.41万亩,增长1.8倍多;总产量1949年为833545吨,1978年为2623795吨,增长约3.15倍。棉花,种植面积1949年为55.87万亩,1978年为105.76万亩,增长约1.9倍;总产量1949年为5290.4吨,1978年为34855吨,增长约6.6倍。油料,种植面积1949年为30.94万亩,1978年为71.32万亩,增长2.3倍多;总产量1949年为9035吨,1978年为36399吨,增长4倍多。其它都有大幅度增长。

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解放初期,常德工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1949年国有工业企业仅1家,私营小企业和作坊74家,仅能生产一些生铁、原煤、棉布和进行简单加工,工业总产值不到300万元。解放后,常德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工业经济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1978年已成为常德的重要经济支柱。1978年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13135万元,比1949年增长377.1倍多。工业门类主要是轻纺工业、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冶金煤炭、建材等。

商贸服务日趋活跃  解放初期,常德商服业门类少、基础差,在全地区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1952年服务业增加值0.74亿元,1978年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为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年为10596万元,1978年达到52099万元,增长近5倍。

全地区国民经济GDP从1952年仅为5.82亿元到1978年达23.4亿元,增长4倍;财政收入从1952年的3330万元到1978年的2.2亿元,增长6.3倍多。

三、大力开展基础建设

常德地区解放前基础设施落后、破旧,解放后,地委、行署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有了巨大变化。

城市建设长足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常德会战日军几乎把常德城炸为一片废墟,到解放前,常德城区破败不堪,面积狭小,街道窄而不成形。解放后,常德城区逐步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道路,1949年常德市城区有街巷122条,计25890米,总面积134907平方米,主街为三合土路面,小街小巷为麻石、片石路面。到1978年,常德城区道路总长4.2万米,总面积达到29万平方米,扩大了一倍多,新修的主街道宽度达到28-30米,均为沥青路面。供水,常德市1958年在德山修建水厂,1960年又在大西门修建水厂,从此改变了常德城区居民用肩挑手提方式取用河水或井水的历史。城市交通,1968年之前,常德城区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人力三轮车等,1968年开始有公共汽车,到1978年底,市内有营运公共汽车34辆,营运线路6条,单程站点56个。

交通建设掀起高潮  常德在历史上被称为“荆楚要地”“川黔咽喉”,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建国时的1949年,常德仅有4条公路,通车里程378公里,且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解放后,常德以超常的胆识气魄和拼搏精神,劈山开路,逢水架桥。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先后掀起三次道路高潮。到1997年,公路已遍布常德城乡,县县有沥青路,乡乡通客车,92%的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达5707.13公里。

常德境内干流有沅水、澧水两条河流。新中国建立后,到1978年对沅水进行了三次大的整治,沅水干流常德境内航道可通航30-150吨级船舶。澧水常德境内航道整治工程于1970年全线开工,至1974年共耗资689.89万元,枯水期可通航15-30吨级机帆船,1977-1979年,疏通澧水滟洲至津市段20公里航道,整治后能长年通航100-200吨级轮驳船队。

水利建设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后,常德人民下大力气开展水利建设。一是进行了湖区县的筑堤围垸建设,解决水患问题;二是进行了洞庭湖一、二期治理工程;三是进行了荆江分洪工程、松澧分流工程洪道疏扩建设;四是进行了垸内的排灌、撇洪工程建设;五是进行蓄水引水工程建设;六是提灌工程建设,其中最著名的提灌工程是从1966年开始用10年时间完成的临澧县青山水轮泵站及其全部配套工程,安装100-8型水轮泵35台,提水扬程50米,提水流量15立方米/秒,灌溉农田30万亩。

农田建设效果显著  农田基本建设最主要的是“园田化”整理。1965年,澧县将澹东、夕阳、荣爱3个大队520亩农田整理成丘块大小一致、沟渠贯通、排灌“分家”的园田化格局。1968年,安乡县安丰公社铁路湾大队进行土地平整,开挖支渠系130多华里,将4200亩耕地平整成25大片,400小块,改造成排灌自如、田地成方、树木成林的新型农田,安乡称为“园田化”。至1974年止,安乡园田化农田21.5万亩。上世纪70年代,常德地委宣传推广安乡县铁路湾大队经验,提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要求各县开展园田化建设。澧县将澧阳平原农田陆续建成整齐化的格局。至1975年止,全区建成园田化面积118万亩。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1949年全地区没有高等教育学校,只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655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5198人;小学2431所,在校生11.9万人。到1979年,全区有小学校4389所,在校生92.44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约1.8倍、约7.7倍;普通中学1435所,在校生348945人,分别增长约65.23倍、约67.13倍;中等学校8所,在校学生1万多人。除此之外,还办起职业中学,成人初步、中等、高等教育及幼儿教育等。特别是办起了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1958年9月,常德师范专科创办,1965年常德护士学校招收大专班,1975年12月创办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高等函授教育、电大和工人大学等,至1976年全境共办此类学校108所,在校学生5067人。教育水平和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卫生:1949年,常德卫生机构仅20个,全部医院床位加起来仅有266张,卫生技术人员2367人。新中国建立后,常德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不断提升。1952年,常德首先设立防疫站,当年底全区医疗机构增至359个,床位608张。1956年底,全区建成联合诊所1277个、联合医院20个。1975年,全区10个县市均建立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以及血吸病防治专业机构。人民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常德的文化和体育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也得很大的发展。

 

直挂云帆济沧海

 

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2018年的40年,是常德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常德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奋力前行,推动常德从内陆封闭到全面开放,从湘北小城迈向双百城市,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贫穷落后迈向富饶美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努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常德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

一、实施改革,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领导体制  1979年,常德地委根据上级指示,开始部署全区政治体制改革。当年,根据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撤销“革命委员会”,地区设立行政公署,县、市设人民政府。1983年7月,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进行机构改革,地、县(市)领导班子实现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984年,地委经过试点,改革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普遍建立乡镇人民政府。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政府通知“撤销常德地区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原常德市改为武陵区,原常德县改为鼎城区”。5月26-28日,中共常德市第一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常德市第一届委员会,至今已是第七届委员会。6月20-24日,常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常德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和第一届人民政府,至今已均为第七届。6月20-24日,政协常德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政协常德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是第七届。慈利县于1988年12月划出。经过几次机构改革和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之后,对常德市各项工作的领导更加顺畅和坚强有力,使常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1979年5月,常德地委召开工作会议,对农业提出“改革”“调整”的任务。1980年冬,开始推行生产责任制。到1982年春,全地区除澧县外,所有县、市全面实行农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该责任制扩大到山林、水面。2月,全地区有958万亩集体山林和43万亩水面承包到户。1987年,常德地委出台《关于鼓励发展私营企业的若干规定》,保护私营企业的发展。1981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工交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1987年4月,地委、行署在工交企业中普遍推行承包责任制,到年底,160家企业中有127家实行承包责任制,21家小型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或个人承包。1992年,常德市委决定在德山、桥南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年底,全市建立9个开发区,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与外商签订合同和协议项目274个,引资总额21亿元,批准外资企业155家,总投资15.8亿。1993年以后,常德市委将企业改革的重点放在产权制度改革上,2000年4月,常德市委、市政府大胆作出“置换国有企业产权,置换国有职工身份”即“两个置换”的改革决策,到2001年底止,市直64家国有企业,有55家先后进入“两个置换”程序,涉及国有职工49419人。通过置换改革,55家企业共化解债务包袱19.74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5.8亿元。置换后的企业大部分重组为民营工业企业。原企业职工有19990人进入社保医保,占应进职工的93.4%,再就业人数占应安置的80%。重组企业经济效益比置换改革前大大提高,企业员工收入也比在原国有企业提高近30%。

2000年6月,各区、县(市)“两个置换”全面铺开。

通过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常德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二、从薄弱的基础上飞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

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建国初期,常德基础薄弱,1978年以前发展也比较缓慢。改革开放40年来,常德的经济有了飞越发展,到1992年,常德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3.4亿元迈入百亿级;2008年迈入千亿级,达到1097.1亿元。此后,每隔4年迈上一个千亿台阶,2018年达到3394.2亿元,总量居湖南省第三位。按当年价计算,相当于1952年583倍,为1978年的145倍,全市人均GDP从1952年的174元到1978年的452元,到2018年达到58160元,以美元计算达到8789美元,从低收入迈入了中上等收入水平。

财政收入连创新高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的财政收入也步入了“快车道”。到1990年常德地区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2.2亿元达到4.4亿元,12年时间翻了一倍,到1996年达到9.8亿,用6年时间就在1990年基础上翻一倍。1997年跨上10亿台阶,2012年跨越百亿台阶,2018年达到174.4亿元,相当于1952年的543倍,是1978年的79倍,年均增长10%。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2005年之后,全市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21.8%,2010年突破100亿关口达到100.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为15.9%,2015年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10.8亿元。2018年达到269.8亿元。

内外贸易连续跨越  改革开放40年来,常德商贸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的百货大楼等转向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互联网商业等多种商业模式,消费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益丰大药房从一家门店成长为销售额近70亿的上市公司。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60.8亿元,是1952年1.06亿元的1189倍,是1978年5.014亿元的245倍。全市的对外贸易也日趋活跃,2018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5.3亿美元,是1989年的718倍。

三、从农业主导到全面协调,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改革开放以前,常德市是典型的农业市,1978年,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5%,二三产业仅占43.5%。改革开放后,经过市场洗礼、结构调整、转型升级,1998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一产业,经济发展从农业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主导阶段,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开始进入第三产业主导阶段。经过40年的调整和发展,全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呈现“一二三”→“二三一” →“三二一”的发展态势。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改革开放后,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和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等强大动能推动下,常德农业迸发强劲活力,农民生产积极高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08亿元,按当年价算,相当于1952年的105.5倍。全市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全省第一。高效农业取得实效,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百分之五十,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五十几,农产品优质率也接近百分之五十。现在全市形成了农业、畜牧业两大产业主导格局。常德农业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工业生产大幅跃升  1978年的常德工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基础差,全部工业企业仅1961家,产值仅为10.9亿。经历4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过去的小而散逐渐扩展到37个工业门类。2018年全市产值过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61家,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有617家,过10亿的企业有27家,过50亿元的有4家,过500亿元企业1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一举突破千亿大关,工业增加值达1124.9亿元,是1952年的712倍,是1978年的19.7倍。目前全市已培育形成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十大支柱产业。芙蓉卷烟、金健食品、心相印生活用纸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孕育出了以芙蓉王、金健为代表的中国驰名商标39件。

服务业发展为主导产业  解放初期,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1952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74亿元,占GDP比重仅12.7%。1978年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才3.6亿元,占GDP的15.4%。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服务业产业迅速扩容,异军突起,发展快速,逐渐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760.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旅游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移动通讯业等新行业,成为其中发展尤为突出的产业。

四、城市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40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届接一届地干,使常德这座文化古城焕发新的活力,“桃花源里的城市”品牌越来越响。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  1988年常德撤区建市时,常德市城区面积2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9.7万人。撤区建市,常德城市建设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区面积迅速扩大,人口迅速增多,到2006年,城市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提出建设“双百”城市目标,构建一江两岸、一体三极城市格局,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着力壮大中心城市,2018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04.9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99.8万人,基本实现“双百”城市目标。

1988年常德地改市前,市区主干道道路仅洞庭大道、武陵大道等“两横三纵”,城区道路总长仅103公里,面积91万平方米。地改市后,常德着力推进城市北扩、西进、东延、南拓,初步形成了“十纵十横”的城市主干道网络,路面全为水泥路、沥青路,城区道路面积升至1278.6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4.5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工程等重要设施,日供水能力从1988年的18.5万立方米提升到2017年的41.7万立方米。

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城镇体系日趋合理  改革开放40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创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先后建设了“三馆三中心”、白马湖公园、丁玲公园、武陵阁步行城、欢乐水世界、穿紫河风光带、柳叶湖环湖风光带等一批城市新亮点,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多块城市招牌。

改革开放之前,常德地区农村面貌较为落后,灾害特别是水患频仍,城镇化水平差,改革开放40年来,市委市政府重视乡村城镇化建设,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体系日益完善。1988年地改市时共有31个区公所、56个镇、206个乡,2017年调整为42个街道、20个乡、107个镇。同时,县城提质扩容加速推进。“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城镇群”新型城镇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47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309.7万人,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9%提升到2018年的53.1%。

五、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推进

公路的修建,在上世纪50、60、70年代三次修路高潮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在80、90年代又组织实施了三次公路建设大会战。进入新世纪以后,常德交通更是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市围绕打造泛湘西北交通枢纽城市目标,着力打响交通跨越大会战,破解高铁、高速交通瓶颈,交通建设成就辉煌。全市公路客运量从1952年的3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425.3万人,货运量从73万吨增加到2018年16077万吨,公路通车里程从378公里增加到2.3万公里,民用汽车从1978年的4006辆增加到2018年的566319辆,高速公路总里程从无到有达到423公里。桃花源机场几经扩建已升级为4D机场。石长铁路成为常德重要出行通道,黔张常铁路正加紧施工,多条高铁列入规划。常德已初步形成水陆空交通网络。

解放前,常德农村相当落后,基础设施极为薄弱,长期受水旱灾害困扰。解放后也有相当一段时间,水患成为常德最大的忧患。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常德人民战天斗地修水利,改变农业条件,先后组织实施了80万劳力治湖运动、百库运动、电排歼灭战、园田化建设、洞庭湖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一系列治理工程,目前全市农业总灌溉面积接近480公倾,水库数量达到1424座,堤防总长度达到3380公里。在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行动、精准扶贫等,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水泥道路组组通,电话、电网、“有线”村村通,1683个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1844个村通了自来水。

六、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居民生活蒸蒸日上

科技不断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常德科技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常德科技创新迎来了春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通信跨越发展,1997年至2018年20年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从27.4万户增加到4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4.3万户增加到552.8万户,几乎达到成人“一手一机”水平,互联网宽带用户从259户增长到131.5万户,基本上户户全面普及。专利申请数量全市从2001年的1903件增加到2018年的4949件,授权专利从2001年的133件增加到2018年的2258件。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54.8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19倍。2018年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高新技术企业206家。

教育强市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常德不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教育攻坚,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长年保持100%;2018年普通高校达5所,在校学生5.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2所,在校生4.6万人;普通高中45所,在校生7.6万人;初中学校232所,在校生13.6万人;普通小学432所,在校生30.5万人,幼儿园幼儿14.8万人。全市的教育质量长期走在湖南全省前列,多年来高考成绩在省内处于数一、数二位次。

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后,常德卫生服务机构开始陆续恢复和新建,人民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到2018年,全市已拥有卫生事业单位5196个,卫生技术人员35750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3.55万张。对比1949年,2018年全市卫生机构增长259倍、病床数增长132倍、卫生技术人员人数增长14倍。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64年的58.3岁上升到2018年的76.9岁,提升了18.6岁。

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常德不断加大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使其活力充分释放,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产业繁荣昌盛。全市艺术表演团体从1983年的12个增加到2018年的1678个。2018年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4个,广播电台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99%;电视台9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65%;拥有体育场地8698个、运动场59个、各种训练房563个、体育馆11座。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出246.2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从“普遍福利”向“社会保险”转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从2000年的32.3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02.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9.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万人。与此同时,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不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越织越密。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解放前,常德居民生活艰难,难以糊口。1952年常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9元。到1978年,常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到302元、169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常德居民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关心民生增加人民收入,随着中央一系列增收政策落地,常德居民收入更加快速增长,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2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095元,分别是1952年的218倍和191倍,是1978年的103倍、89倍。按一家三口计算,2018年城乡家庭收入分别达到9.3万元和4.5万元。同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常德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达到了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常德已经写就了辉煌的历史,在新世纪未来的发展中,常德定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