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委员风采>详细内容

脚下沾泥土 肩上有担当——记常德市政协优秀委员刘于春

发布时间:2016-12-29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8日,记者一行前往桃源县剪市镇喜雨村采访,几条小路蜿蜒交汇,不好辨认。一同乘车的刘于春笑着说:“不怕,这条路我都烂熟于心了,取得驾照才两年,开车的技术可都是在这条路上练的。”这句话,让一个抛却节假日安逸、独自前往基层调研履职的市政协委员形象,骤然鲜活了起来。

刘于春现任市纪委驻市旅游外侨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在担任第六届市政协委员的4年时间里,他牢记政协委员使命,坚定地走在扎实履职、为民服务的路上。

刘于春出生于剪家溪,是农民口中的“街巴佬”,而他的童年却是在喜雨村度过的。30余年过去了,虽然刘于春在喜雨村已没有一分地,没有一间房,没有一个亲戚,但心中一直牵挂着这块承载他悠悠乡愁的地方。2015年8月,他组织市政协农业活动组的委员们到喜雨村,重新审视这个记忆中的村庄。

听村民心中的诉求,看村庄的美丽风景,刘于春发现,喜雨村农户房前屋后有种植紫薇的传统。村里老人告诉他,紫薇花花期长,可达百天以上,8月盛开时,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过考察调研,刘于春对建设喜雨村有了一个基本思路:依托现有资源,把喜雨村打造成一个紫薇村。不久,一份《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美丽经济建设“美丽喜雨村七彩紫薇园”的提案》新鲜出炉了,提交后很快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响应。

当年的12月,提案转化为了实施方案,刘于春撸起袖子,与村干部和乡亲们一道开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喜雨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筹资106万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动员同学朋友捐款募资22.5万元;整治堰塘8口,清淤1800立方;拓宽村组公路5.5公里;利用堰塘堤、公路肩和荒坡荒地种植紫薇、桂花、玉兰、樟树和桃李梅等20多个品种、1.2万株,植色块小苗2万多株;安装太阳能路灯和灭虫灯64盏;帮助本村和外村青年兴办喜雨农家乐5家,紫薇、垂柳、竹园鸡、生态蔬菜瓜果基地7个;利用社会力量建立了知青纪念馆、知青休闲度假之家、村民休闲中心、乡村公园;撰写旅游宣传解说词12篇,设计道路标识牌22块,建立乡村旅游网络推广群5个……刘于春忙碌着,用汗水点亮了这个小山村。

不仅如此,这4年里,他关注民生,积极建言献策,提交提案12件,社情民意5条,特别是提交的《关于推动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解决贷款难问题的提案》,引起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三个单位通过联合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出台了《常德市专利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开辟了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渠道,缓解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在政协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可以更多地为发展建言、为百姓办事,是一种幸福也是一份责任。今后更当不负使命,展现一名政协委员应有的风采。”谈到未来,刘于春坚定而满怀憧憬。

(本稿源于《常德日报》 见习记者 李张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