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2017年第16期:加强我市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7-08-14 信息来源:政协常德市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常德市委副主委、常德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所长刘凤姣反映: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没有疫苗,而且不可治愈。截止2016年年底,我市共有艾滋病患者2543名,其中2015和2016年,15至24岁青少年感染者分别为43例、49例,疫情居全省第六。我市青少年中的艾滋病疫情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增速快、低龄化日趋明显。2016年1月至10月我市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66例,比上年度同期增加10例,而在校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感染者仅16岁。二是男男同性恋传播日趋增多,在新增感染者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调查中8名18至23岁的在校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均为社会男男性接触。

据调查,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教育缺位。我市高校虽有相关课程,但没有完全落到实处,甚至流于形式。如有的学校以医务人员讲授太露骨为由,不让学生接受此类教育。调查发现,95%以上的感染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二是社会诱惑。或以购买一部手机,或仅仅带出去吃几顿饭、唱唱歌等作为诱惑,部分感染者就与别人通过性传播感染。三是封建迷信。如1名年仅19岁、有2年艾滋病病史的男性患者,竟是一名女艾滋病感染者的牺牲品,该女因为听信“睡10名童男便会痊愈”这一迷信说法而通过性传播对其传染。

一旦感染艾滋病,按照现阶段的医疗水平,感染者需要每天定时、终生服药才能生存。感染者的抗艾药物由政府负担,每人每年抗病毒药物费用为几万元,因此艾滋病患者对社会、政府、家庭和本人都是沉重而长期的负担。为进一步加大我市青少年艾滋病的防控力度,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对我市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可通过讲座、健康教育课、同伴教育等形式,让所有在校学生获得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对性教育和性取向的认同,尤其是对男男、女女性取向的不歧视、不淡漠,对于更好地开展艾滋病教育及对同性学生干预能起到很大帮助;建议作为学校硬性指标进行考核。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强化家长在子女防治艾滋病教育方面的作用。

3.建立完善的疫情通报制度。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建设,发挥疾控机构和学校的作用,探索适合学生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模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工作。

4.完善防治服务。调整优化艾滋病自愿检测门诊布局,提高服务可行性,对发现和感染艾滋病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随访管理。推动青年学生HIV潜在感染者自愿进行免费咨询检测,扩大在校学生人群艾滋病咨询检测覆盖范围,提供方便可及的VCT(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或定期为在校学生人群免费进行体检,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目标人群。阳性结果告知做到及时与保密,并及时引导他们正确的求医行为。


领导批示意见

曾艳阳:请教育局高度重视,加强学校防艾宣传和教育。


分享到: